第315页(2 / 2)

因为时间仓促,第一批渡河的韩军只有一万人,但即使有战船的掩护,真正成功踏入丹水对岸的韩军也堪堪只有五千人。这五千人的数量看似不多,但也足以给西塘渡口的韩军无上的精神鼓励。原本胶着不堪甚至韩军隐隐落在下风的局势渐渐向对韩国有利的方向发展。魏军则是有些灰心丧气,魏军已经做得很努力,但奈何韩军的战船实在太多了,虽然魏军烧毁了三四十艘韩军战船,但却有更多的韩军战船把对岸的韩军运送了过来!这样发展下去,韩军可以用源源不断的兵力压垮魏军。当韩军的伤亡速度小于韩国援军增长的速度,魏军就永远无法真正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信陵君明白这个道理,但明白并不代表着一定要接受这个事实!韩军的顽强出乎了信陵君的想象,虎贲营是不逊色魏武卒,甚至比吴起训练出来的那支魏武卒还强,但这统统不能成为自己失败的理由。信陵君现在满脑子想的,就是如何获得胜利!

获胜还有机会吗?信陵君暗暗盘算着自己手上的实力。战到现在,自己已经把自己手上的所有的兵力都投入到战场上。唯一还可以派出的士卒,只剩下自己身边的八百亲卫。在这么大规模的战争中,即使自己的八百亲卫再厉害,也扭转不了局势。何况,在这片狭窄的战场上,双方投入了这么多的兵力,已经是密密麻麻没有了立足之地。能和韩军正对面战斗的地方都充满了魏军。魏军现在的最大问题不是兵力不足,而是战况实在胶着。

从南北两侧进攻韩军大营的三万大军推进的依旧缓慢,韩国调动了近乎一半的舟师用来压制自己的三万大军,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战船,每次却只能运输堪堪一万的兵力。韩军战船上的威力巨大的弩箭不停地消磨着魏军的战意,只要韩军的弩箭充分,信陵君一点也看不出两翼突破的机会。信陵君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用人命消耗韩军的弩箭,待韩国战船上的弩箭消耗一空,失去了压制的魏军就可以轻易绕到拒马阵的身后。

拒马阵这一侧,自己投入了四万大军,但有拒马阵作为阻隔的韩军在过去的半个时辰内只后退了不到十步。韩军也和魏军一样,完全是不要命的打法。双方麻木地递出手中的武器,根本没有力气阻挡,要么你死,要么我亡,没有第三种可能。密密麻麻的尸体因为没有时间清理,越积越多,几乎完全阻挡了魏军向前推进的道路。韩军凭借这些死尸,更加游刃有余地守卫着拒马阵。被破坏了三分之二的拒马阵依然顽强而固执地在韩军手中。即使守卫拒马阵的韩军只有一万五千人,但信陵君依然看不到多少希望。

对面的韩军依然有四万,其中,一万是骑兵天下第一的羽林军。这更像是韩军的无声示威,哪怕魏军冲破了拒马阵,韩军也可以用羽林军硬生生冲垮魏军的阵型。

很快,韩军有了新的动作。原本负责压制南北两侧涉水进攻的魏军的韩国战船齐齐掉头,往河水深处退了出去。信陵君脸色随即一喜,意识到一定是这些战船上的弩箭已经耗之一空。这正是信陵君,正是魏军期待已久的时刻,几乎不用信陵君吩咐,正在冲锋的魏军加快了速度。但迎接他们的,是恢复了臂力的韩军弓箭手,虽然韩军弓箭手的人数不多,只有三千人,但问题是,冲锋的魏军实在太集中了,韩军弓箭手根本不用怎么瞄准,直接不停地重复搭箭、拉弓、放箭的动作即可。冲在最前面的魏军几乎在刹那间伤亡惨重,等魏军调整好阵型,冲到距离韩营不过数十步的距离,新的韩国战船抵达。而那些用光了弩箭的韩国战船则前去运送第二批韩军。

第二波渡河的韩军冒着魏军射出的箭雨义无反顾地出发了。这一次,韩国舟师配合地更加默契,密密麻麻的战船在很大程度上遮挡了魏军弓箭手的视线。魏军弓箭手们只能凭着直觉,不停地放箭。

这一批韩军出发时尚有九千人,成功抵达对岸的有七千八百多人!一千多人的伤亡在这场战争中,几乎是一个让人无法眨眼的数字。西塘渡口因为新增加进来的七千八百人而变得更加固若金汤,而面对再次返回对岸接送韩军的韩国战船,信陵君第一次产生了动摇之意!

“君上!君上!河对岸的斥候传来急报!”一个声音打破了信陵君的思考。

信陵君脸色一变,急道:“快带他进来!”

“喏!”亲卫冲了出去。

很快,一名大汗淋漓的斥候来到了信陵君的身前,信陵君根本不要他施礼,直接按着对方的肩膀,道:“快说,河对岸是什么情况?”

“君上!卫将军的大军遇到韩军埋伏,已经全军覆没了!启封也失守了,晋将军战死!韩王亲自率领三十万大军来攻打我国,前锋距离此地不过三十里!请君上速做打算!”斥候气喘吁吁地说道。

“什么?韩王率领三十万大军亲征?晋将军、卫将军都战死了?你确定这个消息是真的?!”信陵君难以置信地吼道。

“属下所说句句属实!如有半句虚假,属下愿意以项上人头谢罪!”

因为第二波韩军已经成功渡河,信陵君原本就对是否撤兵很是动摇,现在闻知韩王率领三十万大军亲征,前锋更是距离这里不过三十里,下意识地就想要退兵。因为退兵,魏国尚有转圜的余地,不退兵,就只能全军覆没在这里。对面的韩军源源不断地渡河而来,己方取胜已经很困难了,再加上韩王率领的三十万精锐,无论怎么筹划,己方都不可能在夺下西塘渡口的同时,抽调足够的兵力守下西塘渡口。这个时候,保全实力才是最要紧的事情。能不能拿下西塘渡口反而变得不重要,因为只要韩国舟师还在,韩军就可以渡河。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立即派人去急报大梁,告知王上此事。再派人通知西贡、东门渡口,令两个渡口的守军马上撤退返回大梁。”信陵君当机立断道。

“君上,若是两个渡口的守将不从……”副将担心的说道。按照常理,信陵君是没有权力调动两个渡口的守军的。如今信陵君越俎代庖,虽然本质上是为了保全魏国的实力,但终究不一定能让两个渡口的守将信服!谁知道信陵君是不是趁机要谋反作乱?!遇上死脑筋的守将,魏国就要因此白白损失数万大军了。

“若是不从,当即斩杀!出了任何问题,本君一力承担便是!”信陵君说的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副将凛然回道:“喏!”心中对信陵君也是倍加佩服,信陵君肯为了保全魏国的实力,愿意牺牲个人的声誉,可谓大公无私。只是不知道,魏王在信陵君出征前反复交代信陵君务必拿下西塘渡口,信陵君一旦带领残兵返回大梁,迎接他的又会是什么?!

“君上身负重任,韩国大军驰援在即,为魏国计,为王上计,请君上领兵速退!末将愿意留下牵制韩军,以保君上安危!”副将献言道。

信陵君略一犹豫,最终答应下来。留下来的话,信陵君战死的可能性极大,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兵败被俘。随着三十万韩军渡河兵围大梁,魏国势必变得人心惶惶。越是局势危险,越是需要君臣一心,齐心协力。自己身为丞相,又是当今魏王的王弟,无论是战死也好,兵败被俘也罢,对魏国都不斥于一场大灾难。本就混乱的时局会变得更加难以控制。为了魏国的社稷,信陵君只能对副将暗暗说了声抱歉,然后转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