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页(1 / 2)

张平点点头,当时自己也跟着韩王去参加了。不过,因为那时颍川学院建立没多久,并没有很出名的人物参加辩论。不过,为了体现韩国对学院的重视,韩王依然前去。期间,韩王然嗤之以鼻,唯有听到法家的言论时,王上两眼大放异彩。

“当时王上曾经感慨说,申不害变法只可使韩国一时之强,但无法一世之强。随后遥望西方,连说可惜,可惜。”

张平有些明白了,申不害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其进行的变法也是韩国仅有的一次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几乎和申不害变法同时进行,但结果就是秦国越战越强,韩国越战越弱。如果不是韩王然一系列奇谋,韩国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困守上党、颍川两郡。

“如果王上真要效仿秦国进行商鞅变法,我一定全力阻止之!”张平一脸坚定地说道。

“丞相何必阻止呢?”陈筮玩味地说道。

“韩国若是以商鞅之法图强,必成为又一个暴秦。秦国尚有崤、函之险,我韩国却是地处四战之地,到时诸国来攻,为之奈何?况且商鞅的结局忠信伯又不是不知,贵族反对,君臣不和,一个不慎,内忧外患之下,韩国的大好局面就白白断送了,轻则重创,重则宗庙不保!”张平着急地说道。

“如果王上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呢?丞相还会反对吗?”陈筮继续问道。

张平愣住了,如果韩王然可以做到,那自己好像也没有反对的理由。自己不过是求稳,如果韩国真像秦国那样可以强盛起来,那自己应该支持才对。

“秦法严苛,苛政猛于虎!”张平言不由衷的说道。

“王上乃当今少有的明君,想必他有了计较吧!”陈筮似是自言自语,又似在对张平说道。

王宫别院,韩王然望着眼前年轻的御史大夫“张禄”笑了,说道:“寡人明日就要启程前往邯郸了,先生可欲一同随行?”

“张禄”抬头望了眼北方的天色,若有所指地说道:“王上,前方的路不好走啊!王上确定要一路往北吗?”

韩王然不以为意,手指北方,慨然道:“然也!”

史载,高祖元年丁酉月,王驾北往邯郸,与赵、魏、燕三国会盟,御史大夫范睢从之。

第一百三十六章 赵国态度

暮春三月的邯郸,柳絮纷飞,春意正是盎然时。天地间的一抹抹新绿,散发着勃勃生机,给这世界带来无限的希望。因为韩国王位的变动,燕国也是刚刚加入联盟,所以,韩、魏、赵、燕四国决定于邯郸举行这次会盟,以壮联盟声势。

平原君府上,赵胜正和平阳君赵豹交谈甚欢。

“王兄,此次韩、魏、燕三国来朝,实乃我赵国的大事。遥想当年,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之霸业也不过如此。你说,我们会不会因此名垂青史?”生性耿直、年轻气盛的赵豹率先问道。

赵胜呵呵一笑,自己这个弟弟想得太过简单了。不过自己当年如他这般青葱岁月时,也是胸无城府。当下赵胜也不点破,只是言道:“春秋五霸霸则霸矣,然不能一统天下。数十年后,谁人会记得他们当时的风光?与四夷来服相比,追亡逐北,毁人宗庙,岂不快哉?”

赵豹听得有些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问道:“快则快矣,不过当今诸国,要么与我赵国友好,要么远隔千里,哪里那么容易毁家灭国?依我看,这样子也挺不错。眼下我们也可以像秦国一样,睥睨天下,一怒而天下惊!”

赵胜听后为之一哂,“各国各行其是,战乱不休,结束当今乱局的唯一途径就是将天下并为一国。我赵国乃三晋之首,北方霸主,责任重大啊!”

赵豹若有所悟的点了点头,自己原本以为赵国的最大敌人就是秦国,听平原君这么一说,秦、韩、魏、齐、楚、燕都是自己的敌人啊!不过,秦国这么多年的苦心经营都没有灭亡一个国家,只是不断扩土开疆,看来统一天下任重而道远啊!

赵胜何尝不知这件事的艰难,但眼下赵国好不容易将秦国拉到了同一起跑线,无论如何,这个机会不可放过。

“王兄,你说我们四国联盟声势如此之强,是不是可以趁势覆灭秦、楚、齐三国啊?依我看,秦国最强,消灭了秦国我们赵国就是天下第一强国!”灵光一闪的赵豹口吐妙招。

“难!难!难!”赵胜一连说了三个难,叹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即使消灭了秦国,我们损失肯定非一般的大。到时候让齐国、楚国摘桃子,渔翁得利,得不偿失啊!攻打齐国、楚国一样的道理,秦国肯定偷着乐。王弟可别忘了,我赵国眼下的军力不过是比韩、魏、燕多出三分之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