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亦赞同丞相之见,如今我韩、赵、魏三国在伊阙驻军不过十八万人,白起援军一到,秦军数量上将占据优势。赵、魏两军毕竟是客军,难免会保存实力。因此,臣以为我大韩至少还要派出两万大军,一来支援太子固守伊阙,二来显示我大韩对伊阙的重视。毕竟如今在伊阙,我们大韩的军队最少。”一个大臣言道。
“臣附议。除增派援军,相应的守城器械也需多运送一些,以弥补秦军攻城所造成的损失。”
“是啊!伊阙的战事不知道还要持续多久,军粮也许多运送一些以备后患。赵、魏两军的粮草已经告罄,这些加起来都是很大的负担。”
“以众爱卿之言,不知运送多少粮草为宜?”韩王出口问道。
当下有廪吏回禀道:“以二十万大军一月所需粮草来算,当运送十万石。”
“眼下伊阙尚有存粮四十万石,那就先运十万石粮草吧!”
眼见大殿群臣纷纷赞同,韩王大手一挥,当即命令两万韩军护送五万百姓押送粮草、军械开拔支援伊阙。
下朝之后,韩王直奔王宫花园,那里,早有一人等候多时。
“你就是范睢范先生吧?”韩王好奇地打量着面前之人。
“回禀王上,正是微臣。”
“然儿向寡人提起过你,一直夸赞先生有安邦定国之大才。如今先生身居国尉一职,倒有些屈才了。”
“承蒙太子殿下抬爱,微臣未有尺寸之功,骤居高位,已是惶恐不安。”
“先生说笑了”,韩王摆了摆手,言道:“我韩、赵、魏三国与秦国对峙于伊阙,时日愈久愈是不利。不知先生愿为我大韩分忧否?”
台下的范睢自然不敢轻慢,当即回道,“固所愿,王上有何吩咐,微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先生请看,这是然儿的书帛。”
昨夜范睢就接到了太子然的信件,知道这是太子殿下向韩王引荐自己,欲让自己携重金前往秦国行离间之计。范睢自然不敢有丝毫不恭之情,当下又仔细看了遍信件。
“太子大才,微臣愧不敢当。”
“先生说笑了,信中然儿也说了,此计虽妙,但却缺少一能言善辩之士。遍观韩国,唯先生可胜任矣。寡人亦知先生背负大仇,先生若能帮寡人成事,我韩国必为先生报此大仇。荣华富贵,先生任取。”
范睢也知道这个计策的凶险之处,稍有不慎,轻则困守塞外,重则死无完尸。只是富贵险中求,既然已经选择上了韩国这条船,就要帮太子然渡过眼前的难关。只要计划成功,韩国眼前的难关就全都解决了,而自己也可以早日报仇雪耻。
因此,范睢也不犹豫,当即说道,“但凭王上差遣。”
“好!好!好!”韩王一脸三声叫了三声好,说道,“如此,寡人就赐你黄金万两,锦绣千匹,美女百名,先生可全权代表寡人决定一切事宜。待先生功成回归之时,寡人授先生上卿之位,如何?”
“谨听王上吩咐。”范睢恭敬地回答道。
韩王的赏赐比自己预料的还要多一些,如此自己此行的成功会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