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页(1 / 2)

一夜无话。

次日,巳时刚过,歇息了一晚的秦军重新开拔了。与此同时,联军的斥候在当夜探得白起大军抵达宜阳的消息后,马歇人不歇,连续更换五匹马后,终于将这一紧急军情传递给大军。

伊阙城,太守府。

韩、赵、魏三军统帅汇聚一堂。白起十万大军抵达华阳的战报就摆在众人面前,战报还说,有十万秦军已经从咸阳紧急出发驰援。按照行程,短则七日,少则十日也会抵达伊阙城下。到时,足足有二十万秦军兵围伊阙,最关键的是,他们的统帅叫白起。

“依我之见,不如趁白起援军未到,先发制人。若能灭其一部,后续的守城就好多了。”廉颇率先建议道。

对于白起,廉颇有着浓浓的战意。这是同时身为名将的骄傲,这是棋逢对手的欣喜。

虽然秦军的战斗力强点,但绝非不可战胜。更何况,白起如今是孤军一支,而自己却是有伊阙作为依托,进可攻,退可守。

以九万赵国铁骑对十万秦国劲旅,自己的赢面至少有五成,这还是不计算友军(韩军、魏军)的支援。毕竟,来去如风的赵军比行军缓慢的秦军占了最大的便宜,那就是速度。

只是可惜,赵王的命令是有限度地支援韩军。绝不会允许自己为了救援韩国而和秦国拼个你死我活,损伤惨重。

因此,在廉颇的计划里,以魏军、韩军为诱饵,依靠赵国铁骑强大的冲击力,在很短的时间围歼一部秦军还是很有希望的。既展示了赵军的战斗力,震慑了秦军,又能不违背赵王的命令。

“我同意廉将军的看法,白起大军远道而来,我们正可以逸待劳。如果放弃这么好的机会,等白起援军一到,想赢就更难了。”晋鄙赞同道。

“我也是这个意思。那一切就按廉将军的意思,等秦军一到,我们就给他个下马威。让白起知道,我们三晋不是好惹的。”连续大胜的暴鸢也是意气风发地说道。

太子然心里也是如此认为,毕竟赵、魏、韩三军刚刚全歼了十万秦军,如果仅仅因为白起的名声就龟缩不出,实在大伤士气。只是,白起用兵诡诈,不得不妨。

想到这里,太子然开口了,“白起用兵如神,大家还是小心为上。虽说白起大军今日方从宜阳出发,但观起所指挥的战事,不乏有连夜奔袭之举。因此大家还是当心今夜秦军突袭城外大营。”

众人连道称是,一番讨论过后,就各自回营准备战事。

第三十九章 兵临城下(下)

韩国,新郑。

一个接一个的好消息让每个新郑百姓喜气洋洋。先是进犯的十万秦军被全歼于野王,接着是三国联军趁胜推进,攻占了伊阙。

要知道,那可是伊阙啊!二十年前多少韩国家庭因为伊阙之战而分崩离析。如今伊阙重回韩国,屈辱算是洗刷了一半,另一半屈辱还需一场胜利来洗刷。韩国必须让秦国知道,伊阙的耻辱不会再次上演!十万秦军的覆灭只是韩国反击的开始,不是结束!

韩王宫里,年老多病的韩王欣慰地望着底下的众臣。

虽然韩国在经历了短暂的兴盛后逐渐衰败,尤其是在自己手上丢失了千里之地。但没想到临到终老,自己还有机会洗刷这一生最大的屈辱——伊阙之战。这样,等自己百年之后,多多少少可以有些颜面见列祖列宗交代。

自己这个太子实在了不起啊!先是挫败赵、魏十五万大军,接着联合赵、魏全歼了秦军十万大军,如今又夺回了本属于韩国的伊阙重镇。一连串的大胜大振了韩国的声威,整个朝堂的风气也为之一变。以前自己一有战事第一个想到的,听到的就是求和,就是求援,从没指望韩国自己可以拯救自己。可在夺得这么多的胜利后,韩国已经有信心面对他国的挑战,尤其是与赵、魏结盟,韩国上下的自信心极度膨胀!这才是自己年轻时候心目中的韩国啊!

有奋发进取之心,无颓废萎靡之气,这样的国家才有希望。自己的身子越来越不比从前,想来时日不多。原本韩王还担心自己一旦驾崩,会有主少国疑的情况。但韩王如今却放心了,一系列的大胜树立了太子然的声威,太子然羽翼已丰。

“众爱卿,伊阙的战报大家都看到了。对于如今的战局,大家有何建议,不妨说说。”

“回禀王上,如今秦国武安君白起十万大军已由宜阳开赴伊阙,想必不日即会抵达。咸阳方面,秦王听闻胡阳全军在野王覆没,震怒非常,已派十万大军支援白起,要求务必攻下伊阙。如此一来,野王一线当无战事,接下来的战役将围绕伊阙展开。以臣来看,不如派数万援军支援伊阙以保伊阙不失。”丞相张平率先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