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9页(1 / 2)

将血[校对版] 河边草 2105 字 14小时前

他本名杨世安,字元庆,在族中排名十四,族人皆呼之十四郎,就朝他这身板,其实便能知道,这是位从军的好料子。

他这人也谈不上什么城府,但却勇力过人,又好结交朋友,在国武监中,也占据着一席之地。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褚徵看着火候差不多了,便连连挥手,让众人安静了下来,这才笑道:“今日宴请诸位,共度上元佳节,一来,叙叙我等同窗之情,二来,却是好叫诸位得知,齐祭酒要去国子监任职了,新任祭酒是哪位,我想诸位多数应该知道了吧?”

杨十四的大嗓门当即就响了起来,“这有什么不知道的,国武三雄中的押粮官儿嘛……”

众人皆是大笑,之后其中几个稳重些的,抿着嘴唇,静观不语。

褚徵当即笑骂了一句,“有胆量的话,开监那会儿你再试试,看你杨十四的屁股硬朗还是咱们国武监的刑棒厉害。”

众人又是一阵哄笑,又人便道:“不定就要被贬去看守监门呢……”

杨十四挺胸道:“江顺水曾在国武监前看了一年石碑,我杨元庆给你们看看门儿,说不定还能出点名声呢。”

吴小妹这时摇头笑道:“江将军可不就要重回国武监来掌刑了吗?到是,这些事早已传遍各处,褚兄为何还要特意提起?”

二层之中,一下安静了下来,他们各个都非心里没数之人,知道褚徵聚大家于此,肯定不会只为过节耍乐,定有事情要说。

褚徵环视众人,年轻的面庞上带出些不符其年龄的成熟和沉稳,“诸位可有想过,两位大人这些年跟随在大将军身边,屡立功勋,如今更有灭夏之功在身,为何会突然重回国武监任职?”

一个年轻人不等其他人开口,便抢先道:“那还用说,定是要重整国武监诸事……想来……大将军有意重掌国武监了?”

他这语气便透着不确定,但那边褚徵已经拍案道:“张贤弟一语中的,照我来看,大将军这些年回京,多数匆匆,不曾在京中久驻,而今这一次嘛,应该会在长安停留很长一段时日。”

“而大将军手创国武监,有一番心血在这里面,如今久驻京师,重掌国武监乃理所当然之事,如此,杜大人有国武监祭酒之职,江将军任职国武监虞候,一应诸事,早已齐备,看来啊,来春开监之时,我国武监定然要有一番新气象了。”

二层这里,变得寂静无声,实际上,众人都有着这样的念头,只是不敢确定而已,而大将军身上,也一直挂着国武监山长的职位。

但大将军重掌国武监,众人脸上并无多少喜色……一个年轻人嘟囔了一句,也正道出了众人心声。

“传闻大将军不喜世家子……看来以后要小心些了……”

第1333章 彩头

当年国武监承于武学,实际上,那个时候,大秦武学已然是名存实亡的状态,偶尔举行一次的武举,也与科举相差甚远,规模更是无法相提并论。

而且,举起武举,也不再是大秦论才盛会,而是世家子们在皇帝陛下展现身姿的场所。

照那样下去,武举其实将沦为和围猎差不多的一场集会。

而大将军赵石,正是借正德末年武举之机,一朝成名,之后领羽林左卫指挥使之职。

但那场武举,其实也是大秦武举自创立以来,最后的一次辉煌盛典了。

说起来,那次武举也有着它特殊的背景,当初正德末年,诸子夺位正酣,正德皇帝老迈,心中也已经有了继承皇位的人选,于是开始为继承者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