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家伙在楼上楼下大呼痛饮,哪里有文人士子的半点矜持,更像是一群活土匪。
酒菜上来,褚徵举杯道:“诸位同窗,今日一会,地方不怎么样,酒也不算好,菜也不算香,但这里皆我国武监,成武三年同窗好友,志不同者,不在此间,道不同者,不相为谋,仅以此杯,祝我等异日能名扬沙场,精忠报国。”
“待我等功成名就之时,再聚于此,到时满座衣冠,看谁还敢笑此处粗陋?”
一番话,顿时让年轻人们热血沸腾,豪爽而又满怀豪情的欢笑声中,他们肆意张扬着自己的青春和无畏。
第1332章 谈论
接下来褚徵几个来晚的,连连自罚数杯,将气氛推向了高潮。
之后轮番敬酒,这些人皆是青春年少,自负雄杰,尤其是在酒桌之上,更是不会容让,你来我往,美酒像水一样灌进肚子里,不久,便都一个个面红耳赤了起来。
让人尤其吃惊是吴小妹,这里数她最小,但也出身将门,家世不比别人稍差,乃是金州吴氏后人。
说起金州吴氏,肯定许多人头一个想起的便是景兴初年,那位充满悲剧色彩的吴大将军,吴宁。
没错,这位吴小妹便是当年吴大将军的后人。
吴大将军率大军伐蜀,一战功成,可以说,当时大秦诸位大将军,除了镇守潼关之魏王李玄道以及折大将军之外,再没什么人能够比的上他。
但就在吴大将军最得意的时候,迎头挨了一棒,被刺客在蜀国都城的将军行衙之中刺成重伤。
之后蜀中风云突变,盗贼蜂起,秦军群龙无首之下,被围在蜀中,不得脱身。
这还不算,到得大将军赵石领旨停驻金州,准备率兵入蜀应援的时候,金州吴氏算是大难临头了。
因大将军吴宁被困蜀中,金州吴氏仗着在金州势大,暗中想要夺取兵权,赶紧入蜀就出被困的吴大将军。
于是,大将军赵石联合当时镇抚金州的种从端,陈祖等人,将吴氏一干人等当即拿下,还给金州吴氏安了一顶临阵叛反的大帽子。
那时候为震慑军心,大将军赵石没有手软,金州吴氏掉了很多脑袋,差点弄了个家破人亡。
待得大将军赵石平蜀之后,率军还朝,吴宁大将军获罪,被贬为庶民,因伤重,不久便逝于蜀中了。
因平蜀到底得建全功,那时景兴皇帝皇位稍稳,加上还有一个李任权在那里挡着诸般风雨,景兴皇帝便不欲再追究战败众将之责了。
实际上,过了两三年工夫,吴大将军还被追封了爵号,金州吴氏遂安。
但经了那一场变故,金州吴氏再无当初气象,嫡支零落,死的死,散的散,在金州的吴氏一族,成了吴宁大将军的庶出子掌家。
这位庶出子没再出仕,只是一心教导族内子侄,管束家人,金州吴氏渐渐稳定了下来。
吴小妹正是这位吴氏庶出子的嫡女,自小随父兄习文练武,因吴氏衰颓,金州吴氏子孙,皆憋着一肚子的意气,各个奋发,只想着重振家声。
可惜,吴小妹这一茬儿,出类拔萃者,寥寥无几。
到是吴小妹一个女儿家,渐渐在兄弟们中间崭露头角,生性聪慧,颇有勇力不说,轻财仗义,结交往来,皆豪侠之辈,在金州名声渐响,也顺便将兄弟们比的是黯然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