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9页(1 / 2)

徐景明气昏头了。

他终于明白,这郝风楼为何如此淡定了,这孙子是在坑自己啊。

想想看,近来为了斡旋,自己天天往郝风楼那儿跑,现在郝风楼突然上了这么一道奏书,大家会怎样想。

大家只会想,你徐景明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是想做天子了。

而且细细去思量,不免让人觉得恐惧?为何?因为徐景明的姑母便是太后,太后毕竟是徐家的人,说实话,如今自己的子孙不能做天子,除了自己的嫡亲血脉,相比于宗室来说,反倒是徐家的人对于徐太后来说要亲近一些,徐太后未尝就没有让娘家人做天子的想法。

徐太后如今是大权在握,她动了这个念想,徐景明的机会就多了三成。

而现在,连天下手掌数十万精兵,位极人臣的郝家,如今也上奏表示支持,还说徐景明他日必定是明君,一副不让徐景明做天子,老子就不答应的姿态。

老子腰杆上,可是别着枪的,姓朱的若是做皇帝,老子就宰了他,你肯还是不肯?

徐景明要哭了,难怪所有人都怪异的看着自己,自己现在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可以想象,大家心里多半都在想,朝廷让你去和郝风楼交涉,你倒是好,公事变成私事,这边和郝风楼交朋友,那边就和姓郝的沆瀣一气,跑来居然想要图谋大位了,你徐景明,更不是东西。

徐景明张口,想要解释,却是发现,这事儿没法解释,因为但凡想要图皇帝,所谓的东方宫廷文化都有一个特点,你有图谋大位的心事,作为当事人,都是一副宁死都不从的,而后暗地里鼓捣着下头劝进,自己再勉为其难,捏着鼻子认了,就比如陈桥兵变,而自己越是摇头,越是解释,只会让人觉得自己是学宋太祖那般惺惺作态。

第八百七十六章:忠义可感天地

而接下来,徐景明还发现了更加可怕的事。

自己如今是洗不清了,只怕即便是黄淮这种软骨头都少不得看自己的眼光有那么些不同。

而真正致命的其实还不在于此,一旦朝野中的文武大臣,还有各路藩王,以及士绅百姓们,发现自己与郝风楼暗通曲款,想要图谋大位的时候,那么……这要置徐太后于何地?

大家支持徐太后,让徐太后主持大局,这不只是因为朱高燧的‘遗诏’,其中最至关重要的是,太后乃是先帝的发妻,是眼下最合法,也是最有权利的人,太后本身就具有天然的合法性,所以大家信服她,认为她必定能力挽狂澜于既倒,能够效仿那些贤后,在国家危难之际择选贤明宗室,稳定社稷。

可是一旦大家发现,原来徐太后不再是‘太后’,而是徐景明的姑母呢。

大家都知道,女人总是偏着一些娘家的,尤其是现在太后子嗣皆亡的情况下,这至亲就莫过于徐景明这个侄儿了。

也就是说,徐景明图谋大位,肯定是有底气的,那么必定,他和徐太后是早有默契的,此后,他又去寻上了郝风楼,与郝风楼每日交朋友,据说已经到了称兄道弟的地步,那么,得到了两大强权的支持,这姓朱的只怕要完蛋了。

历史一次次告诉我们,任何反动派在灭亡之前,总是不甘心失败,非要蹦达几下不可的,按理来说,天下得国最正者莫过于朱明,而如今朱明势微,又突然被徐太后和徐景明摆了一道,他们肯甘心么?

百官们肯服气么?士绅读书人们能心悦诚服么?藩王们肯答应么?

不答应!绝不会答应!

那么,为了保住朱明江山,那又当如何呢?眼下郝家暂时消停了,当前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郝家,自然而然就成了徐家。

你们徐家居然还想出一个天子,这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这时候,大家会突然发现,徐太后不太可靠了,原本大家还算众志成城,在外敌当前,紧密的团结,而接下来,只怕一场新的宫变就会酝酿,而这个宫变的矛头直指徐太后,因为原本大家发现这个曾经利益集团的代表,突然变得没有那么牢靠了,既然不牢靠,当然不能让你手握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