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这消息,朱高煦满是振奋,整个人都身轻如燕起来,他二话不说,立即启程,在这济宁府足足等了十几天,这才有消息报天子的銮驾要到了。
对朱高煦来说,这无疑是个信号,而这个信号对他来说,关系重大。
此时他日盼夜盼,就盼着能和父皇说说话,能和父皇诉说衷肠,只有如此,才有机会。
今日一清早,他便带着护卫赶到了码头,会同济宁的知府人等在这儿守候。
天气有些冷,因是大清早,所以水面上升腾起了一层薄雾,曙光已经露了出来,天刚破晓之际,朱高煦穿着一身蟒袍,心情还算不错,与随来的太监闲聊着。
正在这时候,那薄雾之中终于出现了大船的轮廓。
朱高煦不禁大喜过望,连忙上前几步,再走几步,就要走出栈桥,落入水中了。
可是他浑然不觉,紧紧地盯着那数艘大船拱卫的一艘楼船,整个人激动不已。
大船终于靠岸停泊了,有人放下了舢板,紧接着,便有人下了船来。
为首的一个,乃是自家的亲兄弟朱高燧,另一个便是郝风楼。
对此,朱高煦并不奇怪,连忙上前,笑嘻嘻地看着朱高燧道:“三弟,父皇在哪里?”
朱高燧笑吟吟地看着他,热络地上前,拉住他地手道:“二哥,许久不见……你……消瘦了。”
朱高煦这些日子不好过,确实消瘦了不少,以至于颧骨上没什么肉,脸颊带着些凹陷,不过他却是浑然不在意,猛地想起自己只顾着父皇,却忘了这个兄弟,于是笑吟吟地道:“这个……无妨,倒是你,在北京立下大功,哈……果然是我的兄弟。”他又看了郝风楼一眼,朝郝风楼点头致意。
不管怎么说,他能有今天,若不是郝风楼的帮忙,只怕早已人头落地了,哪里还能活到今日,更别提什么东山再起了。
郝风楼只是笑吟吟地看着朱高煦,并不说话。
兄弟二人许久不见,自然有许多话说,寒暄了良久,只是朱高炽却有些心神不属,隔三差五朝那大船看去。
第五百九十一章:杀人何如诛心
朱高煦的心情实在不错,几句寒暄下来,兄弟二人已是亲昵无比了。
这话题,自然不免问到北京保卫战的事,朱高燧如实说了,朱高煦不禁唏嘘,只是道:“为兄不能因缘际会,实在可惜。哈……这是大功一件,郝风楼,看来你们郝家,又要再上一个台阶了。”
郝风楼含笑:“殿下谬赞。”
他只说了四个字,依旧还是和从前一样,与朱高煦保持着距离。
这让朱高煦心里觉得可惜,郝风楼这个人,确实是个人才,和父皇走得近,说得上话,人也聪明,如今又掌锦衣卫,若是能协助自己,那便是如虎添翼。
不过这个家伙,一向如此,他与太子交恶,关系即便到了冰点,也不曾对自己示好,也实在让朱高煦觉得有点儿灰心冷意。
不过眼下,朱高煦并不纠结这个问题,此时寒暄的差不多了,他已是按耐不住,问道:“却不知父皇到了么?我这做儿臣的,侯驾多时,只盼与父皇一见。”
朱高燧与郝风楼对视一眼,最后摇摇头,道:“父皇……去了曲阜,拜祭文圣,特来命我传口谕给皇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