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2页(1 / 2)

至于曾涤生那边,若是长毛贼的那些钱粮,对他吸引力不大的话,坑他一次,对杨猛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行军打仗,最重要的就是情报,而官军与太平军作战时的情报,却迟滞的很,杨猛之所以能长胜不败,及时的情报,起了很大的作用。

想必有暗影插手,他杨猛足以左右皖赣的战局了。

朝廷对他的提防,算是正常的举动,这次究竟是四色棍还是鬼子六,亦或是军机那边打压自己,杨猛真不清楚,但想来,这次的批示,应该是军机依照惯例来做的。

只要京师和江南的局势,再紧张一些,朝廷怕是不动用自己都难了。

如今石相公和韦昌辉分驻皖赣,怕是那杨秀清近期也要行动了,这兵围安庆之事,必须在三五个月之内完成,若是太平天国提前变乱的话,即使合围成功,这作用也不会太大。

现在除了要看林吉李的反应之外,曾涤生和左骡子的反应,杨猛也要关注一下的,曾涤生那边好说,一旦左骡子想另投他处,那这楚勇就要分崩离析了。

接下来的半个多月,石达开第一个认识到了安庆的重要性,原因也简单,就是左骡子的大动作,接了朝廷的谕令之后,左骡子一改往常悄无声息的战术,大张旗鼓的开始对舒城下手了。

官军与太平军在安徽的战事一直未曾间断过,和春、秦定三,一直在率军与长毛贼殴斗,虽说战局没多大的改观,但战事打的还是有声有色的。

舒城、桐城、怀安、潜山、太湖、宿松一带,一直是官军与太平军鏖战的地方,许多县城数次易手,无论是官军还是太平军,在攻城守城上,都得了不小的磨练。

左季高未遭败绩的楚勇,攻打舒城不利,立马就转走桐城,直插安庆,左季高的大动作,自然引起了太平军的反扑。

对于长毛贼的反扑,左季高的应对策略就是后撤,稍一接触无论胜败,果断的退走,就是左季高针对朝廷谕令,想出的策略,几番动作之后,在安徽督师的石达开,再看不出左季高的目标是安庆,那奸狡石相公也就白叫了。

通过左季高的动向,再结合一下江西那边的战报,石达开自然很容易辨明,湘勇、楚勇这天兵的两大对手,共同将目标对准了安庆。

第六百三十三章 湘楚围安庆(三)

战争之中,最怕的就是你的战略目的和战略意图被对手察觉、猜透,依着你的目的、意图,许多行军路线和战争手段,都能被推测出来。

在战略层面上,石达开显然是精通此道的高人,左宗棠之难缠,他也有所耳闻,这次实际的交手之后,却有些不过尔尔的样子,兵围安庆,若是由他来做,或许会更为隐秘一些的。

甚至一战下安庆,都有七八分的把握,左宗棠的意图太过明显,过于明显的意图,与左宗棠之前避重就轻的战法不同,事出反常必有妖,仔细的一思量,在对比一下江西的战局,这左宗棠就不是无能之辈了。

皖赣的清妖,行动的目的异常明确,兵围安庆解江南、江北大营之困局,虽说江南江北两大营,在天兵的威势之下溃退了,但身为带兵之将、一军之统帅,石达开清楚明白的知道,江南、江北两大营,不过是暂时的溃退而已。

依着清妖的战法,只怕过不多少时间,围困天京的江南、江北大营,又要重立了,如果两大营重立,安庆再失守的话,天兵往昔的优势将不复存在,整个天京周边,将再次被分割包围。

安庆,是之前安徽的省府,地位自然很重要,若是单独看安庆一城,也不是太起眼儿,但将如今的安庆,放在天国的大局上考量,这地位就极为重要了。

在石达开看来,清妖若是兵围安庆,其威胁远高于立足在天京城外的江南大营,一旦皖赣不保、苏浙难取,双破江南、江北两大营的优势,也就不复存在了。

安庆南北兼顾皖赣,东西辐射两湖苏浙,而曾国藩的湘勇、左季高的楚勇,都是天兵之大敌,其战力比之向荣强了数筹不止。

一旦两路大军兵至安庆,能不能守住这里,石达开也没有十足的把握,看两军缓慢的动作,显然不是想一沾即退,左宗棠这几天退出舒城、桐城一带,但兵锋依旧,怕是不会随随便便的后撤。

江西的战报,石达开虽说得到的不多,但曾国藩一改往日冒进的习惯,在江西境内稳扎稳打,这显然不是什么好现象。

兵围安庆,威胁天京解苏浙困局,除了曾左之外,更让石达开忧心的是幕后策划这一战略的清廷高人,之前困守江南、江北大营的向老妖与托明阿,都不是什么将帅之才,所以才有了天京城三年的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