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快,可以顺势包抄石达开的鄂州陆师,试想一下,石达开可会料到老子趁夜抄了他们的后路?
一旦水师战败,老子的鄂州兵马出击,石达开必然会责令鄂州陆师后撤,这一撤军心就没了,前有堵截后有追兵,这鄂州陆师的战心、战力还能剩下几多呢?
杨老子打仗,从来不曾想过只是击溃对手,既然对上了,就要斩尽杀绝、斩草除根!想回心转意,初时就不要站在老子的对面!
鄂州陆师、黄州陆师,没了水营的战船,必然沟通不畅,若是顺利吃下了鄂州陆师,老子说不定,还能把黄州陆师也吃下呢!”
杨猛这话,多半是说给曾涤生、左骡子两人听得,对于敌人,杨猛的认知就是这样的,降者不杀,没那道理!
第六百零一章 动如猛虎 扑似鹰(五)
“杨军门,前次一战,有不少湘勇投了长毛贼,能否网开一面呢?”
曾涤生犹豫了片刻还是说了不该说的话,据他估算投了长毛贼的湘勇,怕是在三五千上下,这些人说不定还能回心转意的。
“不说这茬我倒忘了,有没有这些人的名单,大战之时从贼,这些人当灭门,还有就是,那些屡次转换阵营的哥老会人马,也该连着老小一起灭了!
立军之初,就该立下规矩的,逃兵可杀!叛军灭门!
骆巡抚,我有一句话要说,如哥老会这般的会党,就是另一个拜上帝教,湖南那边该清此类剿会党了!这样的人,太平年间聚众闹事,战乱年间聚兵造反,可杀而不可留!”
说叛就叛、说降就降,这样的反骨仔,就是汉奸的苗子,挺直脊梁做人,说得容易做的不易,杨猛也要给曾涤生、左骡子立下规矩。
做逃兵,情有可原,只杀本人!叛逃从贼,诛灭满门,有军队至朝廷,这样的规矩也要慢慢的立下来。
“灭门!杨军门的杀气未免重了一些!何等大罪,需要株连满门呢?”
残暴是儒教深恶痛绝的东西,曾涤生一听这个,眉头也就皱了起来,硬生生的话,也就撂了出来。
“老子的杀气可不是大吗?怎么你曾夫子不忍心,那就把名册交给我,涉及多少人,老子就杀多少人!
战败!情有可原!作为军人投敌,百死亦不足以赎其罪!
你作为一军之统帅,没有这个杀心,趁早回家去读书好了!今日从贼,明日从军,后日再从贼,这样的墙头草杀之不绝,留着又有什么用呢?
前次九江之败,湘勇的规矩不足,也是一大弊端,若是从贼灭门,你那九江一败,不至于如此凄惨!”
曾涤生撂硬话儿,杨猛说话也不客气,直剌剌的就把话头说到了九江之败上。
“那杨军门的规矩可是如此?”
“正是如此!
无将令溃逃者,逃多少杀多少,全军溃逃就屠全军!
水师团练,只招有家口的,家口一律安置屯田,兵员叛军,全家尽诛!
上下营官,不得贪腐,五十两杀头,五百两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