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页(2 / 2)

“那就好!在厂房的墙上,开窗子,用上玻璃板,这些厂房太昏暗了,那些个机器设备,我也看了,让葛师傅研究一下防护措施,稍有不慎就会致残,这会大大抵消妇女们出来做工的积极性。

透亮的厂房,也是减少这些伤害的必备条件,这事儿放在厂子的第一位去办!”

昏暗的厂房,一是容易让人受伤,二是会减慢工作效率,既然有了玻璃板,就要用到该用的地方。

“三爷,玻璃板可是金贵的玩意儿,用在厂子里,是不是有些靡费了?”

成!也就杨三爷这样的,能在厂房里用玻璃板,但这东西确实金贵,丁泰辰一听这话,也有些肝颤啊!

“靡费个屁!这东西将来就是烂大街的货色,装东西用的酒瓶、油瓶还有其他坛坛罐罐,吃饭用的杯碗盘盏,都可以用玻璃来造。

找些制瓷的师傅,设计一些精美的容器,把他返销给列强,也是个挣钱的门路。

玻璃厂的规模不够大,就继续扩大规模,大清的市场,咱们才是王,依着大清百姓乐意用的样式,先造一批,这样也有利于洋务的开展!

泰辰,我问你,这玻璃金贵金贵在哪里?还不是咱们没有吗?等有了时间,你去玻璃厂看一下,看看这东西的成本到底有多少?这东西比瓷器都便宜,工本小的多!”

丁泰辰把玻璃当做宝,也是情有可原的事儿,虽说同样不了解玻璃的制造工艺,但后世的玻璃可真就是烂大街的货色,这东西做不得宝!

“知道了!还是三爷渊博!”

丁泰辰也是无话可说了,不用看,就知道厂子建在这里不行,不用问就知道伊犁能够种植棉花,这些东西,他丁泰辰一辈子也学不来啊!

“厂子里也要建一些住宿的地方,让西洋的技师,教着咱们的人盖楼,一户三五丈方圆就成,这些建造厂房的法子,咱们的人也要学会了。

让明湖书院,开一个建筑学堂,专门学习西洋的建筑之法!”

杨猛说,丁泰辰记,小半天的时间,丁泰辰的肩上,又压上了许多的担子,瞧得边上的杨福泽也是目瞪口呆,这位以为自己足够做三爷府上的大管家了,现在一瞧,自己差了八九条街啊!

第三百零八章 硕果累累(六)

转完了棉纱厂和织布厂,杨猛又接茬转了一下鞋厂和衣帽厂,这两个厂子现在只能算作是军工产业,出产的东西,多数老百姓还是不愿意购买的,太贵!

这些东西只能以后慢慢来了,这两年,云南的百姓都在想着怎么吃饱饭,手里有闲钱也不敢乱花,再过个三五年,这样的情况,就会大大的改观了。

让杨猛没有想到的是,宜良竟然还有一座钟表厂,几百人的规模,虽说不大,但钟表行业,却是高技术的行业,他是机械与军工的发源地,有了这个行业,也算是为云南的工业人才,提供了一个新的试炼地。

“不错,这钟表厂很不错,值得扩大规模,再附上一个教授机械原理的学堂,多找些心灵手巧的人,男女不限,实在不行就先男女分厂,泰辰,你办一下!”

相对于机械和军工,钟表业才是精密加工的行业,无论是机械还是军工,都少不了精密加工,这个行业可以算是一个培育精密加工人才的摇篮。

“在宜良还有些什么厂子?”

“除了这些,还有一批水利机械,碾米、切削、锻压都有,只是地段有些偏远,今天怕是去不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