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太傅大人和公子的福,姜某当时兵败被俘,后来转投度辽军,如今便是度辽军骑兵营内的一名骑都尉。”
“不知姜都尉今日前来是为何事?如今两军交战,韩某私下见你,可是担着干系呢!”
“哈哈,韩将军到现在还是小心翼翼的。你可知晓,公孙度已经将你和王建彻底抛弃了,就连那阳仪也带着水师返回大辽水了!”
“姜都尉休要胡言乱语,若是再有蛊惑动摇吾军之言语,休怪韩某翻脸无情!”
“韩将军,你我都是明白人,何必揣着明白装糊涂呢?若是你不信我所说之言,大可派出忠诚可靠的属下出城打探一番,姜某便在这里候着,如有半句虚言,敢以项上人头赔罪!”
看到姜平如此笃定自信,韩忠心里开始动摇,他立即派出一些哨骑出城四处打探。第二日夜里,派出去的哨骑返回来报告,言称昌黎城和扶黎城已为度辽军所据,辽东方面的部队不见影踪,小凌水入海口至渝水之间看不到水师船只。这下韩忠彻底相信了姜平的话,对姜平的态度愈发的客气谦卑。
“哎呀,还请姜都尉见谅,是某错怪了你。”
“韩将军不必如此客气,事已至此,辽东公孙氏大势已去,在这种紧要时刻,你可得谨慎行事,千万不要做出错误的决定啊!”
“韩某生性驽钝,还请姜都尉不吝明示。”
“某家将军徐公明说了,只要韩将军能够弃暗投明,避免宾徙陷入刀兵之祸,他可在大公子面前替你美言一番,为你谋一份好差事。若是韩将军能够说服王建一起投诚,徐将军可以做主在蓟城之内为你的家人安排一处阔大的院落居住,同时保举将军子嗣进入燕京大学读书。”
徐晃开出的条件足够坦诚和真实,没有虚浮的内容,虽然听起来少了高官厚禄和财帛美姬,但落入韩忠耳中却是那样的真实可信。
“实不相瞒,韩某早已厌倦了汉军之间内斗不休,既然徐将军如此看得起韩某,当年攻破宾徙城时更是手下留情,没有妄杀一个降兵,韩某愿意率众归顺度辽军,从此与公孙氏一刀两断,奉太傅大人和刘世仁公子为主。”
“那么徙河城那边呢?”
“还请姜都尉先与徐将军联络,请徐将军派兵前来接收宾徙城,待到宾徙易帜之后,吾愿随姜都尉一同前往徙河劝降王建!”
“将军如此深明大义,真乃宾徙千万军民之福!”
第二日上午,姜平前往扶黎向徐晃报告劝降结果,徐晃为了稳妥起见,于是决定亲自率军前往宾徙一趟,以防韩忠来一个诈降之类的把戏。
其实这次韩忠是真的没胆量敢在徐晃面前玩什么把戏,既然公孙度已经舍他而去,趁着自己手下还有一些兵马,能卖点价钱,韩忠那是巴不得赶紧抱上刘和这条大腿。
徐晃率领五千骑兵来到宾徙城外,然后派人入城告诉韩忠,要求韩忠约束手下士兵全部不带任务武器从城内走出来,如此方可算作真心投诚。韩忠一听是徐晃亲自前来受降,哪里还敢讨价还价,急忙传令城内将士,然后老老实实地带着队伍出城投降。
徐晃于是分出两千兵马押着韩忠的部下前往阳乐城,他本人则带着韩忠进入宾徙城内。
驻守阳乐的田豫接住韩忠的部下之后,将这些降兵跟一月之前在柳城抓到的那些初步接受了教导改造的降兵们打乱了混编在一起,这样做的好处是新接收的这些降兵不用害怕他们会被秘密处决,也就不会发生造反作乱的事情。如今徐晃俘虏和接收的降兵越来越多,如何妥善地安置这些士兵显得极为重要,而田豫恰恰是个允文允武之才,正好可以协助徐晃做好这些收尾的事情,好让徐晃可以放心地在前面冲锋陷阵。
宾徙城内,徐晃对于刚刚转投阵营的韩忠并不厌恶苛责,因为两人之间除了当初阵营不同之外,并无任何的私人恩怨。韩忠此人虽然胆小怯弱一些,倒也不是十恶不赦之徒,其实作为对手而言,徐晃倒是希望多遇到一些像韩忠这样的家伙,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无辜的士兵因为主将的勇猛顽强而大量死伤。
还是那句话,辽西与辽东之间的战事,属于大汉内部之间的矛盾,犯不着无限上纲上线,非得拼个你死我活。徐晃今日留下了韩忠和他几千手下,说不定几年之后就会多一批与胡人作战的精锐士兵。
“韩某多谢将军接纳之恩!”
“韩将军不必如此客气,只要今后你愿一心一意地替公子做事,前途一定会比追随公孙度时更加远大光明!”徐晃不轻不重地安慰和提醒了韩忠一句,希望他能看清形势,今后不要首鼠两端。
翌日上午,姜平陪同韩忠一起前往徙河,劝说西线最后一位守将王建转投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