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1 / 2)

秦蓁却很喜欢,面积足够大,这几年没甚修葺,但架不住以前的底子好,设计巧妙,园林精美,小桥流水如画,春夏秋冬四季各有精妙,住着挺舒心的。

有时候,秦蓁也会遥想一下,也不知当年设计这座府邸的主人是什么样的人,必定是位胸有丘壑之人。

府邸共分三路,中路上是前后主院,左右又各有几重院落,后面的花园占了三分之二的面积。

侯府的正房大院自然是在中路,自秦蓁的亲生母亲韩氏去世后,安福堂便一直空置着,无人居住。安福堂左右一排厢房,秦蓁小时候未去大同外祖家的时候,就住在左边厢房。三年前,她回来,左边厢房就改建了一番,修成了三间正房两边厢房后面拖一个两亩小花园的独立院落。

她爹一日酒后兴起,亲自提笔题了匾额“缀锦”。

秦靖业新娶的续弦住在安福堂后面的一重院落,先如今名叫安春堂。秦蓁的继妹秦茹要与她母亲住得近些,又要住个独立的院落,便住在东路,安春堂旁边的娇阆院。原先本叫“荣庆堂”的,她自己花钱去外头买了块匾额回来挂上,换了名字。

娇阆院在缀锦院的北面,从缀锦院北面厢房穿过,便是娇阆院新挖出来的半亩方塘。

时值初夏,水面上零落飘散着几抹睡莲的新绿。旁边,便是一座六角亭子,单檐歇山顶,简单轻巧,绿柳依依,边上点缀着几块山石,两丛翠竹,一条小径从秦蓁北边的厢房后面,蜿蜒朝前延伸过去。

第2章

镇远侯府自赐给秦家之后,一共只动了三次土。第一次是将原先王府门前的九龙影壁撤了,又把几处逾制的建筑给拆了,从王府降格成了侯府。

第二次破土动工,是三年前秦蓁从大同外祖家回来,把安福堂的东厢房改成了一座独立院落。

第三次是一年前,秦茹非要在她的院子前头挖出这半亩方塘来,理由是秦蓁有个小花园,而她的院子里什么都没有,她喜欢水,非要有个池塘种睡莲。

有了池塘,不能没有水榭亭子。总共就半亩,哪里架得了一座水榭?便在旁边的拐角处架了个小亭子,平日里,秦茹很喜欢在这里头招待几个相好的手帕交。

秦蓁从北厢房的后的敞厅里一出来,便瞧见了翠芳亭里头那一站一坐的两个人,男的器宇轩昂,女的娇小玲珑。秦蓁不认得那男的,那女的,便是隔了这老远的距离,她还是能够认出,正是她那同父异母的妹妹。

秦蓁正要拿脚,被海榴给拉住了,“姑娘,咱们就这么过去,叫人误会了不好!”

秦蓁瞅瞅身后的两个丫鬟,人一多,一过去,没有气势也造出了几分气势来,活像是兴师问罪的。落在人的眼里,直以为她是因为自己未婚夫和继妹搞到一起,委屈不行,前去捉奸般。

秦蓁本意不是去捉奸,她原本是想确认一下,广恩伯府世子是不是真的上门来退婚的。如今,亲眼看到他与秦茹在一块儿说话,两人又非沾亲带故的,她也不需要去确认什么了。但她又生出些好奇来,这两人在一块儿,到底在说什么?

翠芳亭后面是一丛竹林,竹林后面是侯府的祠堂。祠堂南面接缀锦院的小花园。秦蓁便缩回了脚,转身又进了北面厢房的门,准备从小花园绕过去,去听听壁根。

海榴一看便明白了自家主子的心思,秦蓁从抄手游廊上直奔小花园的时候,海榴忙拉住了她,求道,“姑娘,这种事就让红罗去吧,她素日里耳聪目明,记性又好,必定能听得真切,又能一字不落地说给姑娘听,姑娘就别去了,叫人看到了多不好!”

“我怕什么?”秦蓁指着翠芳亭的方向,“他们做都做得出来,难道还不许我去偷听一下吗?再说了祠堂那边,就一个哑婆婆在,就算瞧见了,还会说什么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