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再议!”钱佑笑着道。郝和尚越是表现出急躁的样子,他就越是高兴。
郝和尚内心当中根本就没有一丝急躁之情,宋国可能的选择,全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歌妓轻启樱口,用吴侬软语唱起艳曲,在这轻柔的歌声之中,郝和尚全身心地沉湎其中,他双目微闭,手指随着音律的节奏敲击着桌面,似乎自得其乐。
突然包厢外的一句声音极小的话,将郝和尚惊醒,因为那是女真语。郝和尚连忙起身,借口要去如厕更衣,钱佑不好跟着。
郝和尚低着头,出了包厢,见有两人大概是喝得有些高了,正扶着楼梯说着话,以为在这临安府没人听得懂女真族语。
“大人,此番我等出使临安,宋人似乎极为冷淡,而朝中重臣又拒不私下相会,这如何是好呢?”
另一个稍宽厚的嗓音响起:“我完颜阿虎带身为使者,当然只能尽力而为,为吾皇尽忠。明日你再去礼部递表,请求宋主召见,传达我朝修好的诚意。若是不行,那就私下使人带些上等的珠子,找到合适的人……”
这声音忽然停止,这两人在从人的搀扶下,下楼离开了。
郝和尚心中大喜,回到包厢内,他使了个眼色,有从人出了包厢,继续跟去打探。他从方才的话语当中,料想金使此次来临安,并不招待见,这倒验证了他原有的判断。宋人明知金使此来的意图,却将客人晾在一边,必是故意而为。
“钱大人,郝某再敬你几杯!”郝和尚心情大好。
第四十九章 杭州与汴梁(二)
一勺西湖水,渡江来百年歌舞,百年酣醉。
西湖的精致与妖娆岂是汴梁可以比拟的?自绍兴九年,大宋国以临安为陪都以来,皇亲国戚,高官地主与豪商富户,竞相临湖筑阁,各起庭院与轩榭,将这一潭湖光山色圈在其中。百年来的西湖,早已丢弃了她原有的清纯自然,人工的刻意雕琢与文人墨客的附庸风雅,让西湖畔的男儿血性在歌舞升平之中丢失。
千古恨,几时休?或是直把杭州作汴州?无论杭州多么繁华,即便是皇帝住在此处,它却终究是个陪都。
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西泠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
东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取春归去,余情在,湖水湖烟。明日再携残酒,来寻陌上花钿。
郝和尚不是文人,没有文人的诗情画意与吟风弄月的修养。但看惯了草原的冰雪,沙漠的荒凉与燕赵大地的粗犷,他此时触目所及之处的繁华、艳丽、柔媚与富贵之气,令他这个来自北方的身家巨万的一方诸侯也感到自卑。他如同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山里人,南朝的任何风物都令他流连忘返。
在熙春楼酒足饭饱之后,郝和尚余兴未了,护卫从人们也拾掇着继续游玩。众人出了酒楼,随着夜游的人群漫无目的地闲逛。
明月当空高悬,皎洁的月光笼罩在湖面与附近的一抹山影,四周的景物如传说中的西子复生,湖岸楼阁内外的灯火也在水面上呈现出流光溢彩来。数十条装饰着彩饰花灯的花船,在湖面上缓缓地游荡,寻欢作乐的豪客一掷千金,换来歌女的曼妙娇笑声。这娇笑声越过湖面,伴着凉爽的夜风在堤岸上飘荡,令游人陶醉。夜空与灯火中,交织着让人沉醉忘返的气息。
郝和尚一行人被湖面上的销金窟吸引,他们这群来自北方的客人,心中好奇,跃跃欲试,他们还从未乘花船夜游西湖呢。
“来人,为本帅去寻船家来,雇上一条大船,我等也去湖上畅游一番,不醉不归!”郝和尚高兴地命令道。
然而从人很快回报说,所有的花船都租了出去,如果这花船还有闲置的,那就奇怪了。
“你这个杀才!本帅愿出高价,何愁雇不到船?”郝和尚面色微怒。
从人只得去想办法,正巧有艘花船正缓缓靠岸,有豪客相互搀扶着下了船,只是脚下不稳,差点栽进湖中。船头七八位姐儿站在船头,口中娇呼道:
“贵客慢走,常来奴家这里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