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页(1 / 2)

“统领好身手!”众军士齐声称赞道。

“嗖!”一支箭矢擦着郭侃腋下飞去,紧接着一声惨叫声响起。郭侃惊出一身冷汗,回头望去,一支黑色的箭矢正插在一个敌人地喉咙中,那个敌人丢掉手中的弓箭,捂着自己血流如注的喉咙,挣扎着倒地。

耶律巨冲着郭侃笑了笑,郭侃冲他点了点头。耶律巨忽然觉得杀人不过是一个念头而已,实在简单,简单到只要将引弓的手指轻轻放开,如同昔日在山中行猎一般,没有一丝地畏惧。

“全军随我入大屯城!”郭侃高呼道。

城内的官吏、贵族们早已经慌乱了起来,惊呼着要召集起自己的军队来。埋伏在城内的扮作商人的神策军已经杀了起来,直接冲入官吏和贵族地居住,里外合击,以整击乱,杀了当地的各部族一个措手不及。

神策军在城内策马纵横,铁枪带着勾魂的寒意挑落着敌首,长刀闪亮着慑人心魄的光芒。耶律巨的战马不慎失蹄,将他摔翻在地,磕掉了头盔,他暗叫晦气。

“真晦气,又落马了!”身边一个享受同样待遇的人骂道。那人正是神策军的录事参军老幺,说是老幺,其实却算是一个相当有经验的老兵了,只是人们都这么称呼他,就忘了他真正地姓氏。

“参军大人,杀敌时您常落马吗?”耶律巨好奇地问道。

“废话,谁常落马?”参军大人对耶律巨这话很不高兴。

两人放弃了战马,举起长刀一起往前截住数个堵上来地守军,这两人浑身是血如同杀神,模样可憎,将另外的几人吓得缩回屋子里。耶律巨地武艺让老幺刮目相看,而他初次上阵,就对敌兵视若无睹的豪情也让他大感意外。

“投降免死!”郭侃又带人奔了回来,高呼道。

在城内百姓目瞪口呆之中,神策军就控制这座小城的局势,从头到尾不过是眨眼间的功夫,城内有限的兵力在有备而来的神策军面前不过是螳臂当车。

“参军大人,您可瞧仔细了,我的战果可不能少记!”耶律巨提醒道。

“知道了,神策军参议官耶律巨斩首七人!”老幺没好气地说道。

那一头,郭侃却又命令全军暂时休整,准备下一次行动。

注1:饮马河,即今孔雀河,曾入罗布泊,但今下游已经断流;焉耆,今新疆焉耆,古焉耆国的所在,当地有大湖名为博斯腾湖;蒲昌海,又名盐泽、牢兰海、孔雀海等,即罗布泊,1970年后干涸,古时水面曾十分广大,曾被古人以为是黄河的上源,但一直在缩小。

第三十六章 秦王的怒火(三)

畏兀儿人惊惧,他们品尝到了秦王发怒后果的滋味。

伊州被安西军拿下,安西军并未停止,而是沿着山脉南麓西进,目标直指西州。西州即唐时的高昌,是畏兀儿王国真正的王城,别矢八里是夏宫。不过从去年秋天时,畏兀儿之王玉古伦赤因为西州与河西太近,就躲在北麓的别矢八里没有来此地过冬。

强势的军队重压下,有许多形形色色的部族在绝望中投诚,更多的部族逃离了聚居地,将粮食丢了一地。投降者得到优待,甚至还有赏赐,反抗者受到无情的摧毁,而逃离的人更是自动散播着可怕的消息。

萧不离没有立即攻打,他将西州团团围住,在守军挖掘的工事前面也修了数道工事,看上去要做长期围困的打算。因为秦王赵诚本意不在征服畏兀儿,他的兵力有限,也不想在蒙古人到来之前,与畏兀儿人拼个你死我活。畏兀儿人既然自困手脚,他就顺水推舟,让畏兀儿人安心地待在城中。其它诸如焉耆、龟兹等地也是如法炮制。

重点在与萧不离隔着千里沙漠的南方,神策军神出鬼没,犹如幽灵一般活跃在古城废墟、绿州与山川之间,时不时地挥出自己手中的刀,任何表示臣服的部族将发给文书,所有不肯臣服的部族,将承受无情地打击,却从不在一处停留。安西军的一部在招讨使西壁辉的率领下在大屯城与神策军会合,他不仅带来了三千骑军,也带来了攻城的工兵团和大批辎重。

石城镇(今若羌)还被畏兀儿人占领着,守军绝望地看着城外的侵略者。炮车被架了起来,巨大的身影让城头的守军胆战心惊,因为这个小城并非大城,是不必如此不辞劳苦。运来这种威力巨大地炮车。箭石齐发,混和着火油弹,肆无忌惮地向城头、城内飞去,摧毁、焚烧,痛哭、流血、死亡。这个唐时修建的小城被暴力直接推倒,安西军与神策军骑军从缺口汹涌而入,在城内冲杀,所到之处掀起血雨腥风。权贵们在一片烟火与狼藉中俯首帖耳。这座小城灰飞烟灭,因而不得不重建。

西壁辉部与神策军合兵一处,清剿着畏兀儿与吐蕃的结合部,他们停止向西方的进攻,而是稍作停留后,在西方于阗人惊恐的目光下,折向东南,与驻扎在西宁等地的西凉军合击青唐。他们在重复做着当年沙州归义军张氏和曹氏在唐末宋初所曾经做过的事情。那就是将唐末以来曾一度兴盛的丝绸南道——青海道上地吐蕃、吐谷(读玉音)浑和回鹘残余部族征服。与曾控制沙、瓜及河西诸郡的归义军相比,此时的青唐已经没有强大的敌人,只有或大或小的部族,甘州回鹘早就灰飞烟灭,一度十分强大的吐蕃人也四分五裂。

畏兀儿王玉古伦赤感到自身力量的薄弱。早就派急使赴西域寻求察合台的救援。察合台在这个春天时在西域就集结军队和大批辎重,但是他们必须等待冬雪消融,才从西域封地出发,然后汇合贵由、拔都地力量。却取道北方阿勒坛山(金山、阿尔泰山)脚下停留,因为在他们决定要在此地召开忽邻勒台大会,推举一个可汗来。没有一个新的可汗来领导所有蒙古人及仆从军的行动,纵有雄兵百万,也是没有获胜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