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页(1 / 2)

刘备正色抱拳道:“久闻荀彧先生对汉室赤胆忠心,因此刘备才冒昧来访!”荀彧听出了些味道,笑了笑,“刘将军究竟想说什么?”

刘备离座走到大厅中间,跪了下来。荀彧大惊,赶紧离座下来扶起刘备,“刘将军为何如此?在下愧不敢当啊!”

刘备一脸痛心地道:“荀彧先生,刘备实在是没办法了才来见先生。眼见汉室即将不保,刘备愚钝,无能为力,只能来见先生。”

荀彧眉头一皱,背过身去,“刘将军这话是何意?如今汉室在曹丞相的扶持之下日新月异,真能说将要不保?”

刘备上前一步,“不知荀彧先生日前与曹丞相争吵所为何事?”

荀彧没有回答,回到上首坐下。

刘备再上前一步,“先生既然对汉室忠心耿耿,为何对于目前的危局无动于衷?难道先生希望看见曹氏取代刘氏吗?”

荀彧心头一动,断喝道:“大胆!修在这里妖言惑众!”

关羽站了起来,抱拳道:“先生是怀疑我们两兄弟的意图吧?先生应该知道关某的为人!关某一声,绝不会说半句谎言,我明白告诉先生,我兄弟两个今天来就是希望先生能和我们配合匡扶汉室!荀彧先生不要再期望曹操良心发现了,他已经变了,他不再是当初那个为了我汉室不惜身家性命的英雄,他已经变成了天下最大的奸雄!若不早作打算,当曹氏取代汉室之时,便悔之晚矣!”

荀彧心头一惊,眉头紧皱,沉默不语。好半晌才喃喃道:“我当初扶持曹操就是希望结束这个乱世,恢复大汉统制,没想到会随着丞相实力增强,一切都在慢慢地改变。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曹操已经不再是汉室忠臣了!”

第三百章 道不同

刘备听到荀彧这么说,心里非常兴奋,急忙道:“荀彧先生,与其继续助纣为虐,不如早早弃暗投明!”荀彧瞥了刘备一眼,嘲弄地一笑,“玄德所说的‘明’,想必指的就是自己吧。”刘备正色道:“先生错了,备所说的乃是大汉的陛下!难道荀彧先生不也是这么认为的吗?”

荀彧沉默片刻,看了一眼刘备,“使君,你今日之来,是出于自己的想法还是陛下的要求?”

刘备想了想,抱拳道:“实不相瞒,我和陛下都认为先生忠君体国,是汉之忠臣,所以希望先生能早早弃暗投明,莫要再执迷不悟了!”

荀彧皱眉道:“我对大汉的忠心天日可鉴!”看了一眼刘备,沉声道:“不过我却并非愚忠之辈,跟加不能苟同使君的想法!”刘备、关羽皱起眉头。荀彧道:“大汉是天下人的大汉,大汉要复兴,也必须是拨乱反正地复兴,而不能靠混乱天下而复兴大汉,那样的大汉还有和存在的异议!曹丞相或许变了,但毕竟他现在是复兴大汉的功臣,不管外人怎么说,自动乱到现在,朝廷第一次真正的安定了下来,在朝廷名义下的大军控制了大半的江山!只要丞相最后能摒除私心,大汉便能真正得到复兴!……”

刘备关羽眉头一皱,刘备抱拳道:“先生……”

荀彧抬手打断了刘备的话,“使君听我说完。”看了刘备一眼,“你们的想法和意图我明白。恕我直言,你们的做法不过是螳臂当车,唯一的结果不过是为天下一统制造麻烦,让天下百姓多受些苦难,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用处!更加谈不上复兴大汉!”顿了顿,“何况,诸位心中当真没有私心?”

关羽沉声道:“先生把一切希望寄托在一个奸相的身上,这样做恐怕不会有好结果!”

荀彧笑道:“或许吧。不过两位难道不认为,这是代价最小而且最有可能复兴大汉的道路吗?若是天意不在汉,那么做任何事情也都是徒劳的!”

刘备皱眉问道:“难道先生真的不再考虑考虑了?”

荀彧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不需要考虑!因为这些问题我早就考虑过了!”看了一眼两人,微笑道:“其实丞相对我的心思想法非常清楚,还能够委以重任,说明丞相内心深处对大汉还是忠诚的!”

刘备关羽郁闷不已。

荀彧道:“今日所言,我只会埋在心里,不会对任何人说起。两位尽管放心。使君,听我一句话,莫要盯着镜中花水中月不放,莫要为了心中的执念将百姓退入茫茫无尽的战火中!那样去复兴大汉又有何异议!”

刘备皱眉道:“先生的想法我能理解,不过我有自己的坚持。”站了起来,关羽跟着站了起来。刘备朝荀彧一抱拳,“先生,今天实在是打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