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页(2 / 2)

锡克族是南亚印度信仰锡克教的旁遮普人。主要分布在区,尤其是旁遮普邦,是一个典型的宗教民族。身材高大,包头、蓄须,魁梧的身材,是锡克族男子的典型标志。锡克教徒占印度总人口的2%,自尊心强、倔强高傲、不苟言笑、缺少幽默感,有尚武传统,作战骁勇,是印度的主要兵源之一。

英国人占领印度后,印度军队中多是锡克人,被英国人称做“尚武民族”。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印度军中22%为锡克人。

原历史上,随着二战后印度独立运动的兴起,锡克教中有人提出建立锡克人自己的国家“卡利斯坦国”的要求。

后来英国搞出的《蒙巴顿方案》,宣布实行印巴分治。巴基斯坦的独立,无疑给锡克人注射了一针兴奋剂。锡克教内部有阿卡利党、锡克教极端派和“卡利斯坦独立国运动”等组织,斗争的方式各不相同,有的主张和平斗争,有的主张武装斗争,有的在国外建立“卡利斯坦流亡政府”。他们之间也有很深的矛盾,但要求独立的大目标是一致的。他们主张锡克人成立卡利斯坦国,但根据宪法,锡克教隶属印度教,法律不承认它为独立宗教,其教徒被称为“带胡子的印度教徒”,因而独立的要求未能实现。

这是原时空的历史,在林汉看来,如果未来印度脱离英国独立建国之后,善战的锡克人也脱离印度独立建国,那个被再次削弱的所谓“印度”王国,战斗力就更渣了。更不要说阿尔托利娅现在正在南印度借着“印共游击队”之手进行的“土改”,以及所谓的“荣誉不列塔尼亚人”制度,这也是在未来割碎印度的一个手段。

“我知道你正千万百计地想把英国的核心迁到澳大利亚来,作为交换条件,我会借助我的影响力,让中国方面尽可能地少在印度惹事。而且,有件事……”

那件事林汉没有说出来,但此时的他身体正和阿尔托利娅紧密地接触着,不用说阿尔托利娅立刻就知道了那是什么事。

阿尔托利娅道:“那个人,真是可怕,他居然会想到用这种方法延续他的意志和理想。”

“你的姐姐,以她的声望,只要稍加培养,确实是有这个资格的。而且相对于我,他更信任身上几乎没有缺点的她。而我,他曾公开地评价我,说我骨子里仍然是个小资产阶级机会主义者,他把我看得很透。”

“有这个承诺,我就放心了。”

两人的谈判交流,就此结束,然后就是更加深入的另一种交流。

最终在1948年年底,中英印三方经过漫长的谈判,三家最后在新加坡签定协议,英国同意放弃这两个城邦,允许其加入印北共和国。作为代价,而印北共和国则宣布不再往印度的其他地方“渗透”输出革命——当然,就印共这种战五渣,要不是中国在背后输血,英国人分分秒秒教育他们重新作人。

新加坡协议签定后,这两个城邦的领主和上层疯狂地出逃,也给印度其他地区带来了这两地“赤化后”的“恐怖真相”。这一情况让印度内部蠢蠢欲动的分离主义势力又老实了几年。

由于林汉一家人的恶意干涉,亚非拉独立大潮,一直拖到1955年后,才重新掀起。而到了1960年,英国人终于控制不住印度,被迫放弃整个南亚次大陆时。这时的甘地早已病死,他的继任者尼赫鲁也垂垂老朽。而尼赫鲁费尽力气建立起来的印度,和原时空相比,更是缺失了好几个大块:

东北边的“东北七姐妹”,变成了印北共和国就不必多说了。旁遮普邦和整个克什米尔地区都失去了,变成了由锡克人控制的“卡利斯坦国”。

而在印度最南端的十一个邦(相当于中国的省),更被阿尔托利娅搞“荣誉不列颠人”硬生生地印度身上挖走。而且这些荣誉不列颠人在宗主国英国的支持下,起兵举事,赶走原有的高种姓和旧土邦领主,而后自己建立了一个叫“南印共和国”的国家。二十年的不断洗脑下来,阿尔托利娅成功在这些“荣誉不列颠人”中培养出了一大批亲英国,且利益和英国绑在一起的团体。由于他们出身多是底层,所以这个新成立的南印共和国对尼赫鲁建立的“高种姓印度”极度仇恨。未来的几十年里,双方因为领土纠纷等原因也是边境冲突不断。

由于林汉一家人的暗中作鬼,整个南亚次大陆,就象是一块被用力摔在地上的盘子,碎成了永远也拼不起来的多个碎块,最妙的是,这些碎块间彼此还矛盾重重,时不时地发生领土冲突而爆发规模不小的战争。

在这过程中,英国、德国甚至包括苏联以及中国,都通过向南亚次大陆交战各国出售军火,发了不少战争财。表面上各国各支持一方,但在暗地里,私下勾通好的“林汉一家人”,在背后达成的见不得人的协议是:大家出售军火时,都先别卖高级的,而是从旧货开始卖。

于是,一大堆二十年前生产的旧军火,比如苏联的kv和t34坦克,德国的三号坦克,英国的慧星坦克,加上老式的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皆在“垂垂老朽”之际,在南亚次大陆找到了第二春。

等这些二十年前的旧军火在战争中消耗得差不多时,各国才不紧不慢地帮这些国家的武器库进行“升级换代”。

而类似的情况,同样也在中东地区上演着。波斯人和阿拉伯人的战争,阿拉伯人和以色人的战争。

比起印度人,中东这边由于建国时间要早了十年,所以他们也更早地享受到“新五大流氓”的军火招待。

所谓的“新五大流氓”,是指为了“协调战争”,欧亚大陆拥有神使的五个国家,中国,苏联、德国、英国,以及赤化后的日本,相约成立了一个名为“大欧亚问题协调委员会”,共同讨论解决欧亚问题和矛盾。所谓的“大”有两重意思,一是指这个委员会权力很大,另一层意思则是指大洋洲的大。

至于更加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联合国”,由于美国被早早地踢回了美洲缩回去舔伤口,一直到1960年后,才有人小心翼翼地提起过,却被林汉一家人暗中操纵各国政府,联手抵制,最终还是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