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页(1 / 2)

日军前期的偷袭行动虽然很成功,却也只摧毁了一百二十多架各类型的飞机。美国驻菲律宾最高指挥官麦克阿瑟手中,仍然有超过四百架的飞机可供使用。

但是,美军最大的问题就是未来的几个月里,他们都将完全丧失在西太平洋的制海权。布置在这里海陆军,都已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根本得不到其他的支援。

到六月二十八日,随着日军在巴坦群岛完成了飞机转场后,针对吕宋岛的登陆作战随即开始。

六月二十八日清晨,林加延湾以西的海面上,伊势号、日向号、扶桑号、山城号,四艘战列舰一字排开,对着登陆海滩的美军阵地开火。

从战舰炮口射出的橘红色火光在黎明中闪耀,炮火出的巨大轰鸣声在海岸线上此起彼伏。

与此同时,另一支先遣部队第48师田中支队和菅野支队(共约4000人)于当日分别在吕宋岛北部的阿帕里和维甘登陆并占领机场,并逐步扩大战果。

而五天后,在另一个方向前,前期看似宁静的菲律宾南部的棉兰岛地区,另一支日军登陆部也在这个方向发动攻击。

和历史上的菲律宾战役最大的不同是,战役爆发前,日本人已从荷兰人手中夺取了加里曼丹岛和苏拉威西岛,加上北部的台湾岛,对菲律宾形成一南一北战略夹击之势。

最初对吕宋岛的攻击本就是佯攻,目的是要把驻菲的美军注意力吸引到北部来,以造成南部的棉兰岛防御空虚。

麦克阿瑟虽然拥有比历史上更多的飞机和军队,但是他的战略形势却比历史上还要糟糕。

他手下的军队,不要但提防一南一北对其成包夹之势的日军,同样还要提防英国人在巴拉望岛方向和他们“开玩笑”。要知道几天前,驻巴拉望岛的美军陆航才刚刚在马来亚上空和英国皇家空军大打出手,甚至还轰炸了英国人在那里的基地。虽然事后由于英美两国都不想开战,高层在紧急通话后彼此各退一步不了了之。但事情才刚过去几天,情况还不明朗,麦克阿瑟怎么可能放下心不去提防英国人?

四面受敌,处处皆敌,到处都要用兵,这就是现在驻菲律美军面临的尴尬局面。虽然驻菲美军飞机陆军都比历史上多了一倍,可是日本人攻击美军的部队和舰船,同样也远胜历史同期——因为日军只有一个目标,几乎可以说是倾全国之力来袭,和历史上分兵多个方向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美军恶劣的战略形势,就造成了麦克阿瑟面临着顾头难顾尾,头尾兼顾则腰部空虚的尴尬。

参加过关岛海战的大和号战列舰和另外五艘战斗航母,他们在六月份最后几天的战斗中,故意在吕宋岛海域高调亮相,猛攻了吕宋地区数天,将美军的注意力全部吸往北部,而后趁夜大规模地调动南行,于七月三日配合从加里曼丹岛和苏拉威西岛出动的日本陆军,发动了棉兰岛战役。

此时美军在棉兰岛地区兵力空虚,日军轻松地完成了最初最艰的登陆作战。

七月十二日是,日军全歼驻守棉兰岛的美军,然后就象推倒了多米诺骨牌一般,麦克阿瑟在菲律宾抵抗迅速地土崩瓦解。

七月二十二日里,南部的巴拉望岛也被日军“就近”攻占。

发现自己被日军“爆菊成功”后,麦克阿瑟脚痛医脚地又匆忙地将调往北部的兵力南调,结果就造成重兵防御的吕宋岛地区兵力空虚。导致这个方向的日军获得更大的军事进展,不断地扩大登陆场,北线形势也一并崩溃。

第380章 开挂的日本人

到了八月份,美军在菲律宾败局已定,残余的空军力量经过前期的战斗消耗也所余无几。

由于同时遭到日军南北两路的夹击,加上对手“用心专一”(历史上日本发动菲律宾战役时,胃口太大,菲律宾、马来亚,甚至还有缅甸,几个战场同时开战,更不要说还在中国这个泥潭里又扔了几十万的鬼子兵),到八月底时,美国陆军在菲律宾的抵抗已接近结束。

麦克阿瑟于八月二十日乘一艘潜艇逃离菲律宾,而他的部队则于九月三日在巴丹半岛放下武器向日军投降。

和历史上了打了快六个月的菲律宾战役相比,这个位面的菲律宾战役,日军只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结束了战争。

战役中,日军死伤约13万人,损失飞机100余架、舰船5艘;击毁美菲军飞机500余架、各型作战舰艇8艘、击沉、俘获商船26艘。美菲联军士兵死亡5000人,负伤7000人,140000人被俘虏,(其中包括美军中将温赖特)损失坦克两百辆。

和历史上相比,美军在菲律宾的多损失了35万名陆军和两百多架飞机。而日本方面战死三千多人,约一万余人受伤,人员损失甚至稍小于历史上的菲律宾战役,物资损失方面稍稍超出历史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