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页(2 / 2)

1940年三次挪威海战后,随着海军实力不断地恢复,整个日本帝国上下早就对东南亚虎视眈眈,野心勃勃地策划着入侵事宜。英国人为了东南亚的“力量均衡”,主动地引日本海军进入,简直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马来半岛距东南亚重要的产油基地苏门达腊仅有一条狭小的水道间隔,日本不是产油国,石油完全依赖从外国进口,早就对这里垂涎三尺。日本军部得到英国人主动邀请他们派军助战电函后,无论是天皇崇仁还是日本首相,当时无一例外都忍不住大笑出声,高呼天助我也。

五月初,日本得到了英国人“助战”的邀请函后,早就暗中磨刀霍霍的日本三军全面动员起来。六月份准完毕后,这时欧洲西线的陆地战役也已达到尾声,英国人于十七日确认法国政府即将和德国人签定投降协议后,再一次急不可待地催促日本人出兵。

日本官方表面上装出不急不躁的模样,暗地里却加快动员速度。到十九日深夜,三个师团的日本兵在夜半人静之时,悄悄地在日本南部的鹿儿港上船,然后在联合舰队几艘新下水的战舰护航下,浩浩荡荡地驶向位于马来半岛东端的新加坡。

此时的大和号战列舰,虽然已具备下海炮战的能力,但实际上整体工程完成度约在96%左右,内部还有一些细微细节的小地方需要调整,正常情况下,他最少还要再经历多次试航和调试,花上两三个月的时间后才能正式进入海军服役。

不过时间不等人,除了李华梅,在日本谁都没有想到英法两国会在西欧战场如此快地完蛋,更没有想到会遇上天上掉馅饼般,遇上英国人主动邀请日军进入马来半岛的“好事”。

为了威慑那两艘停泊在新加坡的美国战列舰不做异动——为宾夕法尼亚号战列舰和亚利桑那号战列舰。联合舰队决定派出全部新锐新造的战舰参予此次出兵行动。于是尚未全部完工的大和号战列舰,和还需要进行人员舰只磨合的三艘航空母舰,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主力明星一起登场。

之所以让大和号战列舰这么早地将真身暴露在世人面前,完全是李华梅的意见。在李华梅看来,一旦大和号战列舰出现在世人面前,其违反《伦敦海军条约》的超大吨位设计以及巨型舰炮,必然在英美,尤其是美国引发新一轮的风暴。

受到大和号战列舰的刺激,美国人很可能将历史上流产的蒙大拿级战列舰也摆上船坞,造成点错科技树。

此外还有另一个可能:现在依阿华级战列舰还在图纸设计阶段,受此刺激,美国人也有可能直接停建依阿华级战列舰,换之以蒙大拿级。

无论美国人做出哪一种选择,都是李华梅想要看到的。

太平洋战场是航空母舰的天下,这是被历史证明的事实。

不过对于舰魂舰灵这种不科学的存在来说,能发挥其最大作战能力的兵器,不是航母而是战列舰。在这一点上,舰魂舰灵其实是最不喜欢“航母”时代的。

三次挪威海海战后,李华梅和汉娜以及德日两国的海战专家反复讨论推演后,都意识到了这一点。

在李华梅看来,日本一旦对美开战,要想放美国人更多的血,日本海军需要的不是建造更多的航母,而应当是拥有更多的类似大和号的战列舰。

而理由就是:这世界有一半的时间是黑夜,而黑夜是舰灵的天下。

这也是现在日本决定建造大和级战列舰的二号舰原因,由于原定的武藏号战列舰已经变成了航母,所以二号舰的名字被递补变成了“信浓”号。

这支庞大的舰队出动后,穿过台湾海峡,擦过南海的菲律滨海域时,很快就被一架在海上巡航飞行的40战斗机发现。

那架40的飞行员发现如此庞大的舰队进入南海后,顿时大惊失色。他飞临日本舰队上空,想要进行拍摄取相。

在李华梅的指引下,从武藏号航母上及时起飞了四架零式战斗机,然后对这架闯入天空的美国战机进行了围堵驱逐。

由于美日尚未宣战,双方在空中并未开火,仅仅只是互相咬尾。遭遇多架零式围追堵截和警告后,那架40战斗机的飞行员只能远远地随便拍了几张航空照片后就不得不主动撤退,但他也将联合舰队到来的消息传回了马尼拉总部。

很快,驻扎在马尼拉的美国三军都被这则情报搅得鸡飞狗跳,驻扎在马尼拉港和新加坡的美国舰队只间隔不到二十分钟,就先后拉起了紧急作战的警报。

此时已是1940年六月22日,东京时间早晨十点,这个时间的伦敦还在深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