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页(2 / 2)

纳尔逊号战列舰上总共安装了四座乒乓炮,这种八联装的防空高炮,结构复杂且极其笨重,战前被英国海军视为极先进的防空武器。然而在今天实战中的表现却堪称是“狗屎”一般,炮弹臭弹卡壳,供弹系统卡死之类的小毛病层出不穷——这个问题在上一次的挪威海战时就出现过,战后海军部门的人就曾向上级打过报告,更求使用在中国打响名气的博福斯高炮更换华而不实的乒乓炮。

然而因为产能的原因以及时间紧迫,整个舰队中只有极少量舰只更换成了博福斯高炮,包括旗舰队纳尔逊号在内,大部分军舰都还是只能使用被下层诟病连连的乒乓炮之类的防空武器。

纳尔逊号的左舷方向,十二架ju87c以接近85度角的恐怖角度,带着刺耳的尖啸开始俯冲。这种尖啸声是因由装在其机头的风哨发出的。在中国干涉战争中,当时的中国空军的飞机就曾装着这种装置,其也被参战的英军称为“恶魔的尖叫”。

海面上,纳尔逊号战列舰肥大的身躯剧烈地机动着,妄想能通过这种机动避开ju87c的攻击路线。巨大船身在海上做出飘移般的动作,舰身在海上“撞出”一道巨大醒目的水墙,其规避的动作被天上一架德机携带的航空相机拍了下来,后来成为这场海战极经典的照片。

纳尔逊号周围,所有附近的护卫舰也使足了力朝这十二架ju87c开火,然而ju87c一旦进入俯冲攻击状态,防空火力很多时候都只是起个自我的心理安慰的效果。加上目标战列舰的左舷的乒乓炮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严重的故障,导致这个方向的防空弹幕过于稀薄,更令这种情况成了雪上加霜。

十二架ju87c依次俯冲而下,在距海面约五百到六百米高度投下十二枚七百公斤重的穿甲炸弹。这种穿甲炸弹是对针对战列舰特别设计的。ju87c不是不能挂载更重的航弹,例如海军岸基用的ju87r2型,就配有重达一吨重的专用对舰航弹。只是受航母甲板长度的影响,为了保证其能从航母上起飞,航弹的重量最大只能是七百公斤,为此甚至还取消了后座的机枪手以减轻重量。

十二枚七百公斤重的穿甲航弹,带着尖锐的呼啸声从空中落下,有如死神勾魂夺魄时发出的尖叫。

尖啸声越来越近,纳尔逊号的舰队上,亲自掌舵进行机动规避的托维司令官,此时的脸色已惨白如纸。

“轰”!

“轰”!

“轰”!

在惊天的巨响中,满载重量超过四万吨的纳尔逊号战列舰剧烈地颤抖着。

前面三声的巨响,声音惊人,却都是落空的近失弹,他们砸在了海里炸开。从水下压破了少量的防水隔舱。

第四个声响先是金属撞击的咣当声,这是军舰被直接命中发出的痛苦呻口今,先是咣当一声,然后爆炸发生在舰体内部。

第一发命中的七百公斤重的航弹,命中部位是后甲板,航弹从倾斜的塔壁滑落,穿过后面的甲板钻进了下层的指挥官舱并在那儿爆炸,爆炸对舰体的损伤有限,但全舰人员都感觉到了中弹带来的巨大震动。

位于前甲板第一座炮塔顶部也吃了一发航弹,不过六英寸厚的炮塔水平甲板顶住了这次撞击,加上引信过早工作,该炮塔没有被击穿,火暴炸在表面发生,却导致该炮塔内部结构受到剧烈震动,在未来的海战中将命中率下降。

第三发航母来自于第九架ju87c的贡献。这发航弹命中的是前甲板最薄弱处,穿透甲板后延时引信在内部工作,爆炸导致该舰的前甲板的大量地朝天翻起。虽然状况惨不忍睹,但实质性的伤害也不是很大。

而同样让英舰感到疼痛的,是一发几乎贴着纳尔逊号身体落下的航弹,该弹在距纳尔逊号不足五米远落海,在水下三米处炸开,这一击产生的巨大水压导致左舷的多个舱室在水压作用下严重破裂受损。

正式的水面炮战还未开始,被重点照顾的纳尔逊号战列舰就首先尽吞四发航弹,战力严重受损。

第279章 大舰巨炮的悲歌

航母舰队全灭,这时约翰托维司令官意识到自己正面临着进不能进,退不能退的尴尬之中。

没有了制空权的皇家海军,目前已处于极为不利的背动局面。

约翰·托维司令很想选择撤退,但他知道这是最糟糕的选择。现在才刚刚天亮,离天黑最少还有十个小时的时间。拥有空母的对手,完全可能仗着飞机速度的优势,反复地空袭轰炸他的舰队好几轮。这一波攻击过程中,ju87c俯冲轰炸机的威力他已经亲身体会过了。在这么近距离被对敌咬住,如果只顾埋头逃跑,那么他的舰队只会在逃窜的过程中被对手的航空兵一点一点地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