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页(1 / 2)

林汉有钱,他虽然身在奉天,书却通过手下渠道在全国各个大学以赠送的方式免费发放,很快就引起了轰动。国内许多大学都对他发出了邀请前往演讲,只是林汉为了奉天大学里的学生,不想脱身。

在林汉看来,奉天银行的黄金,他是无法保住的,但奉天大学里的学生,却是比黄金还要珍贵的无价之宝。一旦九一八爆发,这些学生全成了失去家园的“流亡者”,无论是让他们落入日本人手中或者在国内流亡,都是最大的浪费。但是如果能将这些人组织起来,控制在自己手中,那就是自己将来举事时最珍贵的人才基础。

来到奉天后的二十多天时间里,林汉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奉天大学,和学校里的学生厮混在一起。至于奉天城外日军的动向,自有汉娜和她带来的德国人去注意。这些日子,汉娜是望穿秋水地在盼着柳条湖炸药一响,她好带人去抢奉天银行。而林汉则好整以瑕地在学校里当“先生”,一边借着对学生讲述西方各强国崛起的历史过程夹带他的各种私货,一边留意着学生中各种人材。

林汉除了讲课外,还大把地捐钱助学,各方讨好,所以在校内从校长到老师再到学生,都很欢迎他这个年龄刚过三十的“海归”。游走在校园里时,林汉使用的是自己前世的面孔。穿越前,林汉刚刚过了三十二岁的生日。在他回国之前,林汉通过关系,让基尔大学的校长给他开了一张基尔大学的毕业证书,并伪造了一份在基尔大学就读的档案,给自己蒙上了一层“名校毕业生”的光环。

林汉在奉天大学里也不是孤身一人在行动,这段日子,吴少雨带着十几名南洋华侨的学生也来到了奉天,这些人是林汉这一年来精心培养的骨干。由于年纪相近,他们很快和大学里的学生融成一团。

当时间进入十月后,林汉在学生中的声望越来越高,久盼柳条湖的爆炸声不可得的汉娜,她的火气也越来越大。

但是,在十月八号这一天,随着一发二百四十毫米的榴弹落在北大营,一切都改变了。

该来的,终究会来,林汉的努力,只不过让九一八,推迟了二十天发生。

第34章 十月八日(1)

随着时间进入十月,奉天的气温逐渐开始转凉,汉娜心中的火气,却随着气温的降低不断升高。和她一样火气升高的,是策划了九一八的石原莞尔。

随着何应钦当上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统领常系人马,中国的政局开始明朗化。各方的军阀势力你看我,我看你,谁都不愿意先当出头鸟挑战衰弱的常系。而英美两国为了各自的利益这时也联起手来,大开空头支票,在外交和宣传上给予何应钦“嘴炮”支持,有英美在背后背书,东京方面也无法诱使何应钦签下类似《二十一条》之类的条约,另一方面东北的张学良也是油盐不进,任日本特使怎么鼓动他就是按兵不动。

中国的形势开始朝日本人不想看到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急攻”的声音又渐渐大了起来,而这段时间,不甘心的石原莞尔在奉天城外的关东军驻军中不停地游说串联下,“独走”之风再起。

但真正点燃战争导火索的人,不是石原莞尔,而是汉娜。

1931年十月六日凌晨,奉天的一间货仓突然发生大火,烧毁了一大堆物资。该货仓隶属于满铁(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仓库老板和几名日系职员,在大火中身亡。事后清理现场时,从尸体上发现了刀伤的痕迹。

而做这一切的人,正是汉娜指使的党卫军特种兵。

既然“九一八”不肯“按时而至”,那就制造新的借口给日本人送去,让他们发动新的九一八,而这一切都是瞒着林汉进行的。

案件发生后,正为进攻奉天找不到借口的石原莞尔一伙人顿时大喜,真是嗑睡有人送枕头。

当日,关东军驻奉天特使对留守的张作相发出通告,限其在二十四小时,也就是十月七日十二点前破案交出凶手,否则关东军就要派出大军进入奉天进行“护侨”行动。

但这怎么可能?

到了十月七日十二点,在中方的交涉下,日方勉强同意再延长二十四小时,但这只是障眼法。以板垣征四郎为首的关东军中下层,此时已铁了心要独走。对于关东军的中下级军官来说,蚕食和缓攻中国虽然是个稳妥的“好政策”,但功劳却都是被上层得去,而独走式地自行其事,造成既成事实的鲸吞与急攻,却更符合这帮被军国主义思想洗脑的陆军们的利益。

军国主义本就是一头食人的怪兽,而日本上层为逃避责任,有意放纵中下层“独走”,有功我来分,有过下层来扛的“小聪明”心态,更是令这头怪兽失去了锁链之余,更连基本的理智都丧失,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时,就是疯狂地想对山姆大叔搞基,最终,小男孩想对怪叔叔搅基的下场可想而知。

历史上的九一八,正是石原莞尔的“独走”给他的“后辈”们开了坏头,成为后辈参谋们崇拜,模仿的榜样。石原的那些后辈们,只有升官发财的野心,却没有石原的才能。石原因为搞了一个“满洲事变”而一举成名了,你会我也会,于是大家伙一拥而上,各种各样的“事变”像雨后的狗尿苔一样,中下级军官的不断“独走”,令日本这头怪兽在未来的侵华战争中,不断地“错过”可以停战消化地盘蚕食中国的良机,最后掉入贪心不足蛇吞象撑破肚皮的“中国泥潭”中。

被林汉粉碎的历史,却在历史的必然性,以及汉娜、石原的无意联手下,终于又被拉回了原点。箭已上弦,弓更拉弯,已到了不得不发的地步。

与此同时,上个月被林汉三发炮弹打了“兴奋剂”暂时“雄起”的张学良,经过一个月安宁,又重新蔫了回去。他电令张作相和日本人好好交涉,查明凶手加以严惩以作交待。如有日本人挑衅,应一忍再忍,不得擅起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