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鲲宁可把快哔直接自我毁灭掉,也不会卖的。
换言之,他会立威告诉世人:你们不是想补贴烧钱么?我陪你,但是,永远别妄想最后我会跟你和谈。
当然,顾鲲就算有钱,他也不会让快哔烧到行业第一名,他要的就是同归于尽,无人生还。
而历史也证明,补贴换来的用户,是毫无忠诚度的,“因为你不要钱而用你”的客户,一旦等你重新要钱了、而别人开始不要钱了,立刻就会投奔新用户。
就好比丑团和饿死了么都是毫无忠诚度的,大家都不在乎,吃货最多只会对某些店家有感情,而对于订餐平台,永远都是“哪家折扣大、卖得便宜用哪家”。
这算个屁的品牌忠诚度?品牌价值是要“你卖得比别人贵,但别人也会为了你的牌子而掏这个差价”,这才叫品牌价值。
从这个角度来说,丑团和饿死了么的品牌价值是零,哔哔就更是零了。不管哔哔打车占领市场了多少年,只要易到用车神州租车任何一个新出来的打车软件,重新掀起补贴大战,用户很快就会全部又抢过去,然后哔哔只能跟着继续烧钱。
所以,顾鲲如果是本着“直奔同归于尽”的心态去烧钱,其实是可以用很少的钱,撬动别人烧很多的钱。比如哔哔打车未来已经烧了30亿、50亿,然后觉得江山稳固了,不烧了,这时候顾鲲以骚扰性地烧个一两亿,就能把对方烧几十亿积累的成果洗回去洗掉。
只不过,真正的资本家不会跟顾鲲这样烧,因为顾鲲只烧一两亿的话,只能起到“损人不利己”的效果,伤害了别人的市值,却建立不起自己的市值。
但顾鲲既然就是本着“我就是要威慑全世界的华人资本家,你烧钱可以,就当做慈善好了,但你如果想烧钱讲资本故事,我就跟你对烧,小钱换你大钱,我本来就只破坏不想建立品牌,我一块钱至少怼掉你十块钱”。
那还有人敢陪他玩,就互相伤害好了。
顾鲲正愁哪天易普拉辛要是真跳楼自尽之后,没有人再送上来让他血祭立威呢。
第335章 三年
2000年到2004年的互联网寒冬,在华夏国内的表现形式,最终以顾鲲的几次祭刀立威操作,画上了时代的最强音。
从那以后,顾鲲再也没有在这几年的寒冬期里、有任何干涉被投资创业者具体经营的操作,价值观锚定了,确保投资的项目大方向不跑偏,具体经营不是顾鲲这种外行人该管的。
当然了,即使顾鲲没有介入,这几年里,生意的进展也都非常平稳,那些被顾鲲看好的创业者们,本身都很努力。
在2002年时,风头最劲的众联网游鲍老板,在02到04的三年里,业务每年都以三倍以上的规模增长着,04年的营收收入已然是02年的十倍之多,从五六个亿人民币,增长到了70亿人民币之多!着实令人惊叹。
不过,鲍老板的生意,却不是最有想象空间的,因为他只是处在纯粹的财务暴涨期,并没有新的业务模式,也不一定能踩中网民游戏偏好的转型——
顾鲲可没去干涉对方的经营,也懒得主动提醒鲍老板“随着电脑性能和网速性能的进步,玩家对网游的偏好会从传奇这种2d游戏升级到奇迹u那种2点5d游戏”。毕竟历史已经改变了,华夏互联网相关产业的发展速度也确有加速,说不定未来的世界不需要奇迹这一步、直接从传奇类进入了魔兽类呢?
最关键的原因,还是鲍老板终究只是顾鲲的一步防御性的棋子,赚到的钱都是干人头,没有别的资源置换。
相比之下,马风的阿狸巴巴虽然始终没什么盈利层面的增长,但业务的扩张和想象空间,却是一如历史的惊艳,甚至比历史同期更惊艳。
因为支付宝这个支付工具的提前诞生、而且是从2001年下半年就开始积累用户了。到2002年年底的时候,支付宝的用户量达到了三百万之多,都是付帐号月租费的那种模式、搞ac地址绑定防盗。
尤其是到了02年下半年,随着全国网吧老板这个群体基本上都成了支付宝用户、而且那些想来兰方旅游获得签证便利的国内个体户群体,也七七八八加入了相当一部分之后,马风终于想到了把支付宝的用户,往传统的阿狸巴巴的b2b电商供应商用户发展。
在02年下半年的六个月里,阿狸巴巴上的大多数“华夏供应商”,也都成了支付宝的用户,并得到了“保证金认证”,相当于后世那种实名制加v的操作、可以增加认证企业客户在网上发布的信息的公信力。支付宝从200万用户增长到300万用户,最后多出来这100万,几乎都是全国各地在阿狸巴巴上开了号的企业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