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页(2 / 2)

这是购物中心这类产业,在21世纪才进化出来的一种运营模式。

就好比2020年,因为瘟疫爆发,好多人都在说“餐饮业完了,倒闭潮要来了,几个月不开张,店租都扛不住”。

但事实上翻翻财报,只有什么眉州东坡肉、西贝莜面村之类的所谓“网红品牌”才被房租压得喘不过气来。而同样号称“成本压得不得不涨价”的海底捞,其实财报里房租成本只占公司运营总成本的08——

因为海底捞做到了火锅品类的“国内第一逼格”,加上它开店走精品路线,数量不多,所以很多购物中心都是白送店面请海底捞来开店的,他们是零店租成本。整个公司的08房租成本,还是总部和各办事处的办公场所租赁成本构成的。

当然海底捞也不算非常牛逼,因为他们终究是靠“精品开店少”才维持住了白送店租的高贵身份。更牛的是肯德基、必胜客、星巴克,这些是烂大街地开店,而入驻大型购物中心时依然不要店租,大型购物中心就指望着这些设施来引流呢,就跟网站引流的时候“网红的钱如数奉还,扑街的钱三七分账”一个道理。

(注:在大街上租店开肯德基还是要给钱的,这里说的不要钱,只是针对购物中心内部的铺位。购物中心的老板会把这部分店租免掉,摊到其他不出名的牌子上。比如一个购物中心一共有6家餐饮店,1家是肯德基,另外5家无名小店,那么就相当于这5家无名小店各掏1点2倍的房租,凑起来养这家肯德基。)

店租都是从那些没名气、要指望大神引流到这个商场后才能卖点货的小商家那里收的。

同理,奢侈品品牌,在90年代以前,每个公司单打独斗的时候,跟大型的连锁购物中心谈免房租的议价能力是很低的,那个时候,无论是古驰还是lv都是要给房租开店的。

阿诺特对lv和迪奥的疯狂改组、并购后,才让“大牌免租金”的模式在全世界诞生开来。

可以说,伯纳德·阿诺特这个人,就是“网红的钱如数奉还,扑街的钱三七分账”这种商业模式的开山鼻祖。

从此以后,不再是每个奢侈品具体品牌跟连锁购物中心们谈,而是lvh这样的巨头集团统一出面,打包配置好谈。

前提则是lvh内部要被整合好,做到“我拿出的每一个子品牌的开店细分品类,都是这个品类的世界第一,或者至少是不相伯仲的并列世界第一”,然后连锁购物中心才肯给你打折或者免租。

如果迪奥不把箱包、服饰这些没竞争力的子品类砍掉,要求一股脑儿打包开店的时候分一些铺位给箱包、服饰,那么人家连锁购物中心巨头也不傻,不会让你用这些垃圾来拉低坪效的。

第246章 在毕加索真迹上发弹幕

“只有细分品类的世界第一和并列世界第一,可以享受房租不要钱”,这是阿诺特为世界打拼验证出来的一条铁律。

自然法则是不能违抗的。

强者愈强、赢者通杀的马太效应,就是互联网时代的第一自然法则铁律。越是有钱,就越是要送他钱,越是高贵,越是可以享受免费。

顾鲲要以古驰为基杆,将来也享受这样的宣发资源待遇,那他就也得把古驰那些做不到世界第一的品类砍掉,实现集团层面的全集团一盘棋。

索雷花了一些时间,复盘了思路的前因后果,他不得不承认:顾鲲说的都是事实。

不过,能做到古驰ceo的人,绝对不是省油的灯,不会那么轻易放弃的:“顾,不得不承认,我之前确实小看了你。你或许不懂奢侈业,但绝对深谙传媒理论和品牌炒作——感谢你开诚布公和我说这么多。

但是,你不能否认,这一切布局依然是在慷他人之慨,你指望让我们古驰先付出代价、为你的整体集团战略布局牺牲忍让,还指望我因此承你的人情,这就太异想天开了吧。

还是那句话,如果我允许给弗朗索瓦·皮诺先生那种有情怀的白骑士以一样的条件,他说不定还会更仁慈一些。无非是远期来看,皮诺先生手头的媒体炒作资源不如你丰厚。”

还是那句话,老子有备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