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页(1 / 2)

他现在只想活下来,下意识就攀咬:“我……我不是大头目,我上面还有人,我只是被人指挥逼着来的。”

他这番话完全是瞎说,纯粹是出于本能想减轻自己的罪责。事实上,今天的事儿就是他自己临时起意、见财起意。

他上面的老大,平时只管给他提供出货渠道和抽佣,根本不会安排日常经营。

但是,苏吉卜却不知道,这句话真的让他暂时留下了一条性命,让他显得还有点利用价值。

“哦,是么?那你倒说说看,是受了谁的指使,说出来,可以考虑饶你不死。”高健雄很满意这个结果,循循善诱地盘问。

……

十五分钟后,高健雄回到“朱森号”的舰长室,等着向顾鲲汇报。

他还看到老板的女秘书莎拉诺娃,在旁边愁眉苦脸地拿着一张单子给顾鲲预签,似乎是在汇报“朱森号”的定损情况。

顾鲲一边签字,一边还神色自若地骂骂咧咧了一句:“槽,就这么点小伤,还要上千万修理费?看来要好好榨一榨那些垃圾的宣传价值了,不然这买卖亏啊。”

顾鲲口中提到的货币单位,应该只是人民币,也就是预期修理费一千万人民币。

而“朱森号”的损坏情况,经过初步损管鉴定后只有三四处金属射流对表层船壳的穿透,还有百来个轻武器子弹留下的小凹坑和掉漆。另外就是水线部分的防鱼雷隔仓里的防水阻燃泡沫要换一些。

只能说世界第一豪华游艇的一切配置都太贵了,随便换点钣金油漆都那么多钱——罗罗那种工具车,双拼色油漆掉了原厂修复一下都报价二三十万人民币呢,那么大的船,倒也确实合理。

不过这个毕竟也只是对外宣传的定损价,实际上顾鲲本身在兰方就有造游艇装修厂,是跟德国吕森造船厂合办的,所以真正掏钱的时候掏个成本价也就是了。

莎拉诺娃拿着签了字的文件退下后,顾鲲才转向高健雄,笑着说:“听到我的船损值多少钱了吧,但愿你挖出来的收获够大,别让我赔本。”

高健雄连忙低着头报告:“他供出了一个顶头上司,据说名字叫班达尤诺,是东马鲁古群岛一代的话事人。附近的渔奴组织,一共有四个大头目,分别占有一个群岛的势力范围,大约是按照东马鲁古群岛、南马鲁古群岛、阿鲁群岛、帝汶巴巴群岛来分的。

四大群岛一共有近百个苏吉卜这一级别的小奴隶主,或者说‘岛主’,监工打手加起来有好几千,监工都是有武器的,至于渔奴总人数可能会有十万人——渔奴里印尼本地人还不占多数,更多是缅甸和老挝、越南通过人贩子卖过来的奴隶。”

高健雄说完这些基本情况,稍微停顿了一下,等顾鲲消化理解。

顾鲲默默点头,一边在脑中回忆,发现跟他前世知道的差距倒也不大,只是规模上小了一些。

后世关于印尼渔奴的丑闻,大约是2010年代初期,才被美联社的记者揭发出来的,距今还有十二三年的时间。那些记者后来还凭借着揭发奴隶制拿了当年的普利策奖。

那时候,印尼渔奴的人口规模已经逼近20万之巨了,至少比目前要再翻倍——可能是因为如今海鲜产业的国际贸易没后世那么发达,所以不需要太多奴隶为这个血腥产业链服务。

不过,顾鲲看过相关的深度报道和解密材料,知道2010年代那几个美联社记者,事实上并不是最早卧底、追踪报道印尼渔奴问题的。早在2000年代,就有包括法新社等一些比较圣母的媒体,嗅到了相关风声,有些大胆的记者去卧底了。

只是,那些记者没有活到卧底结束、可以逃脱的那一天,就牺牲了。

所以,即使顾鲲现在发动雷霆袭击、“正当防卫”,说不定也是可以顺便救出几个记者的,那些人都有可能成为为他提供正当性证明的棋子,也会便于他继续制造热点和持续的名声流量。

当然了,救记者肯定有成本,也有危险,顾鲲不会也不能保证救出来,也得看那些记者三观正不正配不配合。

万一有bbc的人太正义、为了抢个大新闻主动在奴隶主面前暴露了身份,被灭口了,那也不关顾鲲屁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