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种反向操作也就几十个亿美元的交易规模,最多只占整体跑路成交量的不足三分之一。
这依然没法解释后面占主体部分的反应迟缓。
顾鲲直来直去地指出了这个疑点:“认知差异和时间差,不可能大到这个程度。他们彻底发现我们是真的要全跑,是什么时候?后面这段时间,为什么他们还是没跟着跑?没想尽办法找接盘侠?”
梁劲松无奈而又窃喜地耸耸肩:“不是世上所有的投资人,都跟您那么心平气和的。您这样在这种大风口面前都无动于衷、不加杠杆的君子实在是太少了。
李家父子的资产负债率经营负债率都是很高的,李公子的盈科数码股份上,都不知道巧立名目叠了几层股权质押融资、融来的钱再继续投别的。还因为他爹的威望,汇丰银行给他违规操作空手套白狼的融资也不少。
所以他们只要一有下跌趋势,是不能直接抛售的,必须把层层股权质押、负债融资的套解下来,才跑得掉。否则让汇丰银行看穿了,提前要求增加担保,那也是个死——除非他们真的肯增加担保。
但现在事实证明,李老板根本没打算救他这个小儿子,已经在部分非公开渠道暗中表示把这个儿子清理门户了。这样一来之前汇丰银行肯给他贷钱、违规融资,也是汇丰银行自己被骗,没有尽到尽调义务。
是汇丰银行部分违规操作人员脑补‘因为他是李老板的儿子,李老板肯定会救他’而违规接受无效抵押重复抵押,其实是‘人家仗着是李老板的儿子这个身份在外面招摇撞骗,李老板根本不知情’。”
梁劲松冷冷地说到这儿,连顾鲲都倒抽了一口凉气。
这魄力……真是没的说。
顾鲲不由好奇:“如果让李老板本人给盈科数码爆仓后的重复质押亏损部分追加担保,他们大概需要多亏多少钱?”
梁劲松:“至少90亿美元吧,上限可能是120亿美元。毕竟盈科数码高位的时候是按市值5000多亿港币,折700多亿美元来办股权质押的。现在公司跌到200亿美元市值了。把所有关联抵押物全部强制执行了,纯亏空至少还有那么多。”
顾鲲摸了摸胡渣子:“也就是说,老狐狸权衡了一下之后,用从此少一个儿子的代价,换取了少出至少90亿美元?这倒也划算,他的儿子真是值钱。”
第180章 暗中观察
详细了解了李老板父子的遭遇后,顾鲲还是颇感受到了几分魔幻现实主义。
李老板也算是当过多年亚洲首富的人——眼下并不是,但96年的时候是,未来2003年之后又能再当好几年,直到被马风等人超越。
眼下不是的主要原因,还是香江房价的普遍下跌。四大地产家族的资产规模,跟香江的房价是密切绑定的。房价腰斩的时候不说他们的家产也腰斩,但斩掉两三成妥妥还是有的。
结果,就因为顾鲲的提前做高和跑路、把盈科数码和香江电讯等带到坑里去了,李老板居然情急之下就壮士断腕,从此跟自己其中一个儿子断绝父子关系、免得多掏至少90亿美元真金白银去还账。
有一说一,以顾鲲对香江商界那些大亨的了解,如果是用“多赔90亿美元”和“彻底败坏李老板本人终生的商誉”这两个条件来权衡的话。估计以李老板的面子和人格,还不至于做出信用破产的破罐子破摔行径。
李jc三个字的价值,还是远远超出90亿美金的,犯不着坏了名声。
但如果仅仅是他其中一个儿子的名字的附加值,就确实值得掂量了。
谁让他不止一个儿子呢。除了长子以外的小儿子,本来就是放出去自己折腾,能折腾出一番天地来那是最好。折腾不出来的话,也别指望长房拿出伤筋动骨的决定性资源来输血挽救。
大不了就当没生过这个多余的儿子嘛,屁大点事儿,多新鲜呢。(请不要用德云社的语气念这几句话)
另外,除了李老板是做过多年“亚洲首富”的存在。
近期另一个被顾鲲不小心坑到的丁三石,严格来说后世历史江湖地位也是不低的。人家身上原本也应该是有“首富”的头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