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页(1 / 2)

“这些路桥方面的投资,顾生不怕收不回本么?如果您愿意投这么多钱的话,我们当然是乐见其成的,至于用到我们一些土地,无偿拨付给你都没问题。毕竟沙捞越地广人稀,你们的基建是有利于拉动地方建设的,用地让你们白用,也算是题中应有之义了——不如我们先聊聊引水工程的水价吧。”

李州长这是咬死了“马来人愿意你来建,但我们不出建设资金,只白给你地皮”的合作基调,显然是因为被顾鲲的工程报价吓怕了。

至于卖水,他倒是非常乐意的,还迅速在脑子里盘算了一下这方面的历史案例。

顾鲲笑笑:“那也行,我们就由易而难,我们愿意比照李家坡向贵国买水的条约模式,略微涨价……”

李州长立刻拒绝:“那不行!李家坡那些卑鄙小人,占了我们几十年的便宜了!那是1961年物价算的,1毛钱一吨太便宜了!

我看,咱应该与时俱进,就参照最近的国际同类条约物价——粤东卖给香江是两块港币一吨,咱便宜点,1块令吉一吨好了。”

顾鲲:“李州长说笑了,我们兰方如今人口稀少,对水源需求根本没有那么大,现有人口增长三五倍,都有可能保持自给自足。我们不问你买,沙捞越河的河水也是白白流进大海浪费掉。

李家坡问柔佛巴鲁买,之所以便宜,物价只是一方面。西马降水丰沛、用水反而不多,才导致天然水价便宜。粤东之所以卖得贵,是因为粤东省本地就有一亿人口长住,经济发达,再挤出水源来卖给香江,自然要贵一些。各国都是越往寒冷的地方水源越贵,热带降雨丰沛,怎么可能比照高价。”

顾鲲咬死了最多两毛钱令吉一吨,不让再涨,除非马来人分摊一部分建设费。

李州长没占什么理,关键是如今正在金融危机,什么都紧缩没需求,略作抵抗之后,被顾鲲揭了老底,也只能先应下这个价格,就当是为了营造后续项目的谈判氛围,稍作让步。

第88章 白菜价抄底

引水工程的一次性造价,说白了才几个亿人民币而已。毕竟最简陋的地面输油管道也就几十万一公里,海底管道几百万一公里。

顾鲲铺50公里海底管道,总价不会超过两个亿,再加上配套水库,加起来三四亿封顶了。

只不过他报给马来人的方案,都是把施工难度吹嘘加大了的。

而马来人又没有海底地形和水文数据,不知道“兰方到古晋之间的海床淤积海况如此适于施工”,所以即使李州长带了专家来评估,压水分,那最多也就压掉一小半水分,他们自以为看清的造价,还是比实际造价贵至少一倍多。

如果顾鲲要在这个“据说有10几亿”的工程上面,要求马方分摊一两成施工费,那就得卖好多亿吨水才能赚回来了。

香江问粤东买水一年八亿方,李家坡问柔佛巴鲁买只有一年三亿方。兰方这点体量,顾鲲肯买一年两亿方已经很给面子了,马来人觉得一成的造价都得白卖五年以上的水才能赚回来。

这种情况下,顾鲲把水价压到两毛一吨,李州长只是象征性抵抗了一下就放弃,也就顺理成章了。

毕竟工程施工过程中,可以解决马来人相当的就业问题,将来运营期间,水务公司也能吸纳一批富余就业。

而且“电老虎水霸王”这都是吃皇粮的肥差,李州长脑子里已经想到了会有多少下属的事务官想塞找不到工作的亲戚来混空饷了。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人情社会,这是跟国籍无关的,哪儿都一样。

“反正是河里白拿的,施工成本咱一点都不出,一年白卖四千万令。水务公司的人力成本怎么也得三分之一吧?够廉洁了,那就是一千五百万,年薪三万令的事业编都能养五百个岗位,赚了。剩下招待费还能留几成……”

李州长心里美滋滋地想着,不过他知道起码一小半要孝敬给州长大人的关系户,其他的各方也要雨露均沾分润一下。

大家心照不宣一番后,谈判的重点很快转移到了其他路桥和通讯基建合作领域。

李静深李老板粗粗一看,很是怀疑地问:“顾生,我看你这个基建投资,规模至少折合百亿令吉以上,恕我直言,别说是沙捞越州,就是整个加里曼丹岛三国的全部经济体量,也不值得这样猛砸钱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