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页(1 / 2)

“那你建议比较安全的杠杆倍数是多少呢?”这个问题顾鲲不专业,他只知道如今开始做中线的泰铢做空可以赚到钱,但中间的波动有多少,他缺乏推算能力。

梁劲松没有马上回答,而是让人核算了一番,花了好一会儿,才给了顾鲲一个初步的意见:

“我认为,杠杆后撬动的总资金额度,最好不要超过20亿美元。当然,这只是初步的核算,如果给我们一点时间,后续我们会根据行情调整预期。有新情况我们也会通知您,进一步加高授权额度。”

受托基金是否加杠杆、加多少杠杆,这个肯定是要委托人明确授权才可以做的。

代理方就算代理权限再大,也不可能就杠杆倍数这个问题自作主张,那个风险太大了。代理方一般也就对一些具体的细节上,帮委托人弄点微操作,也只对微操作承担责任。

顾鲲抿了口茶,稍微想了想:“5倍就5倍吧,20亿也不少了。你就说20亿要多久才能建完仓?”

梁劲松很专业地分析:“20亿的话,大约要一个月——您别嫌久,资本市场上,最怕的就是被羊群看到趋势跟风。所以5个亿3天,20个亿就非得一个月了,不是线性倍增的。”

顾鲲的操作是期权做空,所以具体来说,就是类似于目前“借入”大量泰铢来买成美元,然后三到六个月之后,再卖出足够多的泰铢还给对方。

这样一来,如果他到时候“还泰铢”时,泰铢汇率已经暴跌,他就可以少还一些。

但目前他“融泰铢”如果融得太快,也会导致此刻的泰铢现货行情就出现波动。所以这个时间是不能急的。

“行,那就一个月吧,稳妥最重要。”顾鲲首肯了对方的操作节奏。

他的想法很明确:索罗斯的第一波攻势,自己是不能对着干的,因为根本就没那么大的资本跟索罗斯掰腕子。

如今能做的,只是提前建仓。然后等索罗斯到时候还没出货的时候,提前出货,分点汤喝。

类似于股市里,知道庄家有什么内幕消息后,在庄家拉升之前就先持有,不等庄家拉到最高位就提前抛掉。这样,虽然操作跟庄家是一个方向的,也能利用时间差,从庄家嘴里夺一点肉过来。

顾鲲希望的,是让索罗斯在泰铢事件中少赚一点,他自己又能增加一些实力。这样,如果索罗斯明年真要对港币下手的时候,他才有实力把索罗斯打得彻底吐出来。

第65章 一个国家最穷的人的尊严程度,是这个国家的科学家决定的

因为上辈子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对顾鲲而言算是有切肤之痛的,所以他前世对这方面的细节了解得挺透彻,事后还在网上找过复盘资料。

对于自己有没有能力狙击索罗斯、该以何种方式狙击索罗斯,他心里也是很有逼数的,绝对不会盲目冒进。

根据前世事后的资料,索罗斯在97年下半年、第一次出手狙击泰铢的时候,动用的自有资金就有30亿美元之多。

而且,因为索罗斯建仓时间比较短,所以他可以用更高的杠杆倍率,据说是15倍,撬动的总国际游资达到了450亿美元。

或许有人会奇怪:既然建仓时间短、建仓过程中波动小,就能有利于提升调动的杠杆倍率。那么顾鲲为什么要选择建仓慢、杠杆倍数小的方式呢?他要是也跟索罗斯那样快速建仓,不就可以调动更多资金了么?

这是因为,顾鲲本身并没有掀起风暴的能力,他只是先稳一手、建好仓等着庄家掀起行情、跟风喝汤的。所以什么时候会来主行情,索罗斯心里才清楚,顾鲲是不知道的,他得早点儿进去先等着,这就导致他必须稳建仓、容忍低杠杆。

这一世,形势多少会有些出入,但顾鲲选择重视敌人,就当索罗斯至少还能撬动450亿美元。

因此,在泰铢风暴期间就跟索罗斯对着干,顾鲲的实力肯定是不行的,只会血本无归,4亿撬20亿怎么可能跟30亿撬450亿干?他只能顺着索罗斯操作。

那么,看到这一步,对于后续历史如果不太了解的看官,或许又会有第二个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