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军跳下牛车,抱起四岁的大女儿:“三军的房子收拾了吗?”
林珍:“你们让肖三哥传了话的当天,我就收拾了。”上林生产大队没有电话,所以他们在首都的时候,打电话到养猪场,然后让肖宾来传话的,也因此林队长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到,林珍也能提前打扫好林三军的房子。
林家一排三栋青砖房,还是并列的,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就是在现在动荡的年代,也没有人来说他们家房子的不是,林家爹娘是饥荒的时候死的,几个孩子都是靠林依依提拔的,房子的青砖还是公社奖励的,所以他们的身份是清清白白的,他们可是激励对象,所以,他们家是很安全的。再说,林三军当了兵,就更加地根正苗红了。
到了林家,林四军不在,只两个院子的大门开着。林依依介绍:“这第一个院子是大军家的,第二个院子是四军家的,第三个院子是三军家的,因为四军小,所以他的院子就排在中间。”
应老:“这乡村里能造得起这样的房子,也是不容易了。”
林依依:“还是公社帮了我们的忙。”
应老和应双走进林三军的院子,里面已经被林珍打扫得干干净净了,看着院子和屋子的格局,应老由衷地喜欢,不得不说,到这地方来养老,还真是来对了。
林依依:“应老,您住这间客房,应同志住这边的书房,可以吗?”
应老:“没问题,挺好的。”虽然不像首都的小洋房是装潢过的,但是这样简简单单的房子,伴着乡村气息,应老挺喜欢的。就是应双也喜欢,因为不用像在首都时,事事得小心。
林依依:“以后这个院子就应老和应同志住了,晚点我会把粮食拿过来,咱们先去大军家吃个饭?”应老和应双来这里,林依依负责每个月的粮食,不过应老坚持要给钱。这对林依依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应老:“行。”
第189章
大家在林大军家吃了面条, 就各自回去休息了。
林依依:“大军,你骑车跟姐去一趟大塘生产大队。”
林大军:“哎。”
到了林依依家,林依依拿出30斤的大米, 30斤的粗粮,这是给应老和应双的粮食。林三军的地交给了林大军在种,按理来说,这份粮食是林大军家出的, 林大军又是长兄。但是林依依不缺粮食,加上林三军这段时间还要林大军照顾的,所以这粮食就她来出了。
林依依拿了粮食, 又拿了蔬菜。应老祖孙要在林家住两年左右,他们是打算自己开火的,这是他们自己提议的, 因为两年都在林家吃他们会觉得不自在, 所以菜一类的林依依给他们准备了些。
到了林家,林大军帮忙把粮食和菜搬进林三军的屋子,在搬东西的时候, 林队长来了。
林队长:“一一啊,你现在有空吗?”
林依依:“叔,我有空的,有什么事情吗?”
林队长:“不如我们一边走一边说?”以他和林依依的年纪和关系,就是私下读书,也不会招来闲话。
林依依:“好的。”
于是,两人一边走一边说,走着走着,就走到了山地那边。林队长见四下无人,便道:“我前几天公社开会, 社长给了我们村子一个工农兵大学的名额,你觉得咱们村子里谁去比较合适?我看着大军不错。”林队长提林大军是有理由的,第一,林大军是村子里唯一的高中生。第二,林大军是他的女婿。所以综合两点,林大军是最合适的。就是提了林大军,别人也不会说他偏心,因为大队里没有别的高中生了。
林依依想了想:“大军不去了,你可以在知青里选择一个。咱们村里没有合适的人,知青中选择一个很合适。首先,知青的学历高,比我们村子里的人合适。其次,如果知道表现好有工农兵大学的名额,知青在未来的日子里,肯定会更加地上心。当然,选择知青的话,你也不要指定,让村民们自己投票,这样一来,代表这是一次公平公正的挑选名额,也不会招来别人的闲言碎语。”不过,就算是自己投票,张孝军的票数肯定也是最高的。第一,谁都知道他们林家和张孝军的关系。第二,张孝军在这四五年了,为了每个学期的老师名额,可以逃离下地的辛苦,他的表现是非常好的。他把每个月知青组长奖励的五斤粮食都拿去分给了其他的知青,每两个月自己会用粮食换肉票,然后去买几两肉,肉买来熬个粥,请知青们吃一次,这样一来,知青就欠他人情了,他每个学期老师的名额就更加稳定了。
不得不说,为了让自己好过,张孝军是非常费心思的。就像当年,为了过好日子,他把自己过继出去了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