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页(2 / 2)

老嬷嬷更糊涂了:“那为何老爷方才看起来脸色如此难看?”

提起这个,龚老夫人只能叹息:“我这儿子啊,就是人上人做惯了,又磋磨了这么一年多,气儿不顺!正二品的外官都不如个五品的京官管用,要不这些个当官的都削减了脑袋往京都挤呢,就这,你觉得他能高兴的起来?”

很久之后江晚儿听说了她的这番话,靠在连戚肩头感慨姜还是老的辣啊!

然后被某人翻小账想起了年纪的事儿,狠狠收拾了一番。

原本依照规矩,这像是在秋天,会试一般安排春季,但是有了涴国的事儿,这次的恩科考试是集中进行的,中间相差不过是月余,算是用时最短的登科之路。

这样仓促的安排使得这场恩科看起来有几分儿戏,但好在有章林老先生坐镇,从学子到官员,没有一个人敢疏忽对待。

文武试都结束的时候,恰巧到了重阳节,内务府早早开始准备,鲜少招待宫外女眷的小太后忽然就颁了一道懿旨,邀请众官眷登高赏菊。

地点是循着旧例定在了广云寺,得知这消息的时候,江晚儿还暗搓搓的脸红了许久。

不过这次出行可比上次她出宫祈福盛大的多,不但有各家女眷陪同,小皇帝也会御驾出行。

这是齐暄长这么以来第一次出宫,趴在銮驾上兴奋地又蹦又跳。

连戚回宫根本来不及歇息就开始忙碌,提前一日到了广云寺安排。

重阳当日,江晚儿换上盛装华服,牵着齐暄在广云寺召见一众女眷,同时还见到久违几位长公主和景阳王妃一家。

祈福敬天,品菊糕果酿,赏菊色缤纷,甚至还安排一场斗诗的雅事。

小齐暄坐不住,没一会儿就闹着要往外跑,江晚儿便让连戚带着他出去转,自己和一干女眷应酬。

席间,她小心地观察了梁太妃和胡太妃想发现些端倪,结果这俩人认认真真地教了她什么叫后宫做戏。

一个佛得好似要原地飞升,冷淡又疏离。一个雅得让人手痒想装进花瓶,低调又雅致。

行叭!

江晚儿认输了!

论逢场作戏,她怕是再修炼几百年也不是对手。

更何况今日还有个更强的高手坐镇。

景阳王妃富态亲和,和在场的哪个都能说得上话,笑吟吟地四两拨千斤。

江晚儿暗暗咂舌,这功夫,可非一日之功啊!尤其是嘉宁的态度就她那小炮仗的脾气,居然还能这么温顺地跟人讲话?

“嘉熙参见母后!”

江晚儿乐的清净,正看得津津有味,打扮得粉粉嫩嫩的小嘉熙忽然凑到了她跟前,杨太妃远远地投来一个无奈的眼神,顺便向江晚儿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