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的清理工作更加困难,海军派出人员潜入水下系上绳索,然后由岸边的南洋苦力和征集来的牛马等畜力一起拉动,勉强清理出来一条通道。
开始向天津进军的第七天上,白河的河道被清理开一条水道,英国海军司令葛伦特(这位海军少将在何伯受伤后继任)未经事先通知,就迫不急待地率3艘炮艇出动,沿白河而上,直奔天津,令法国人大为震惊和恼怒。
葛伦特等待白河的障碍清除之后,又借涨潮之机,公然大胆深入内河。无疑,他是想为接连两次的海军惨败复仇!或者是对3月21日进攻战中海军只起次要作用表示不满!巴夏礼和罗亨利也加入这次行动,同在“科罗曼德尔”号蒸汽护卫舰上。简直是鲁莽之举!蒙托邦称之为“轻举妄动”。
于是三艘炮艇遭到了天津沿岸清军炮台和炮兵阵地的热烈欢迎。原本葛伦特认为清军丢失了500门各式火炮,在此后的进攻中将没有多少火炮的威胁,可惜他错了,他忽略了这个国度的地大物博并非只是传言。清军共有三十多门火炮参与了对三艘浅水炮艇的轰击,而葛伦特的舰队只前进了数百米就被迫撤回,三艘炮艇都严重受伤,幸好没有沉没。
不过这次误打误撞的侦查也让联军意识到,清军并没有完全丧失抵抗的资本和信心,要打通河道通往天津,还得水陆并进才行。
葛伦特的冒险行动失败后第二天,恒福给荣禄送来了最新的情报,包括天津的最新布防情况。令人咂舌的是僧格林沁和彭玉麟在天津布防严密,四道外围的堑壕和很深的沟渠与护城河连通,白河天津岸边又增加了两座炮台,一共四座炮台,清军共有三万人镇守天津,外围则有大量的僧格林沁精锐骑兵游弋。
格兰特和蒙托邦都觉得需要增兵,在印度英军还可以增加一万五千至两万名英军和印度仆从军,而法军要从北非甚至本土调集军队则需要半年时间。
同时恒福带来的消息有些悲哀的指出,由于大沽炮台第一座炮台守将的不战而降令僧格林沁对他手下的将领产生了疑虑,很多要害位置都没有他的人手在内,再想让要害位置的将领投降有些不大可能了。
荣禄在看了布防图之后陷入了沉思,联军将领们则爆发了激烈的争吵,谁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似乎只能硬攻强打天津了。
联军的军事行动在大部队到达天津外围五公里处的第二天猛烈展开,陆上有陆军攻打,河道内有舰队掩护,第一天的强攻效果不错,他们连续突破了清军两道堑壕,但夜间遭到了清军的反击,虽然联军加强了防卫,但还是遭到了损失。
第二天的推进并不顺利,清军像吃了兴奋剂一样,死守不退,打退一批又来一批,第二天是血腥的一天,清军至少阵亡三千人以上,受伤的更多,而联军伤亡千余人。
这个时候格兰特和蒙托邦惊恐的发现了清国人的意图,他们是在拼士兵的消耗,虽然四五个甚至更多的清国士兵才能换来一个联军士兵的伤亡,但清国是本土作战,他们随时可以征召更多的军队!联军必须调整战略和战术!
目光从新回到了地图上来,联军的将军们心中都产生了一个疑问,通往北京的道路就只有这一条么?这晚的军事会议上,荣禄站出来进行了发言:“通往北京的路不止这一条,还可以从关外锦州登陆,从山海关进京!”
第六百章 京城戒严
绕道走的提议很快就被否决,因为那会消耗更多的时间和物资,同时对士气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荣禄也知道自己的想法过于浅白,相较于太平天国那位战神,他欠缺的战略和战术眼光不是一点半点,除了背后的阴谋诡计和先知先觉的一些优势以外,荣禄自问并不比在座的格兰特、蒙托邦或是任何一个联军高级将领更高明多少。
好在荣禄的运气不错,开完军事会议之后的这天傍晚,总算有人从京城来到了联军大营。来人是荣禄伏在尚虞备用处的一名心腹亲信,他先是藏在运送粪便的大车逃出了皇宫,然后辗转在几名满蒙贵族掩护下才得以离开京城,他给荣禄带来了好消息——奉命大将军王、惠郡王绵愉领兵三万增援天津,而绵愉已经倒向了东太后,西太后却并不知情!
这果然是天大的好消息,一旦绵愉带兵到达天津,临阵反戈一击,联军便能够突破天津,甚至机会把握得好的话,还可以全歼僧格林沁部兵马!这样通往京城的道路将畅通无阻!
不过荣禄有些奇怪绵愉为何会忽然反戈,来人奸笑着细说备至,荣禄才恍然大悟。绵愉的身份有些特殊,他是嘉庆帝的第五子,生母是恭顺皇贵妃,而这个恭顺皇贵妃的家族姓氏正是钮钴禄氏,与慈安太后是同族!除去这个原因,绵愉的倒戈也与近日京城发生的政变与戒严有关……
早春的京城本应该是温润祥和的,但这天一大早,午门外八旗满蒙贵胄的老人们便黑压压跪了一片,他们到这里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请愿!请愿的内容有三,其一是请求朝廷严惩议和派的恭亲王奕言斤等人;其二是请求朝廷坚决与洋人开战;其三便是请求朝廷重新禁关!
他们的请愿看似大义凛然,其实朝廷早已经和洋人开战,还用得到他们请愿们?他们的目的其实只有最后一条而已,前面两条仅仅是帮衬而已,这些人知道恭王党不倒下,朝廷是不会禁关东北的!
请愿一开始便有午门护军飞报宫内,宫内杏贞得报后冷笑着只说:“让他们跪着吧,我倒要看看还有多少人会跳出来!”与此同时,掌握着京城兵权的恭王党们在醇亲王奕譞的指挥下,开始秘密部署了起来。
那些个满蒙贵胄们一开始倒也规规矩矩的跪着,但春日的骄阳一晒,这些养尊处优惯了的八旗贵胄们纷纷开始支持不住,一大群包衣啊哈、随从仆役呼啦啦的也跟着边上跪着,撑伞的、送水的、擦汗的好不热闹。
载龄领着一帮子黄段子直挺挺的跪在前头,膝盖下虽然跪着的是软软团垫,但一个时辰之后,也开始受不了,骄阳毒辣,身边的包衣啊哈撑着油纸伞,折扇子不停的扇着也还是抵受不住,清甜的茶水喝了几趟,口中反倒越加干渴,水喝多了尿也多了,载龄也不起身,让下人拿过便器跪着就撒了。
围观的百姓隔着金水桥看着热闹,几个眼尖的看到载龄的动作,大笑起来:“快看,这些公爷们午门跪着撒尿可是不多见的。”众人一起哄笑起来,载龄老脸红得酱紫,大怒道:“哪些不长眼的在哪里起哄?给我拿了,抽他丫的几十鞭子!”载龄手下一群府上侍卫身着便衣,吆喝着冲过金水桥来就来拿人。
百姓人群之中,有汉人,也有不少提溜着鸟笼玩着铁胆的满人,见辅国公府侍卫气势汹汹的冲来,前面的人一发声喊想要后退避让,后面的人不明就里,仍是往前挤,人群中又有不只是哪里来的几十名大汉在那里推搡起哄,场面一下子乱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