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页(1 / 2)

洪韵儿也报以一笑,这胡九妹还真是做事很认真,要不是东王的缘故,也算是个能用之人,却可惜她笃信东王的天父代言,和自己不是一条心。

两女又说了些营中事务,正说话间,有女兵快步来报道:“西王娘,胡旅雪,浏阳门外有大批浏阳逃难的百姓到来,林凤祥林侍卫要放人入城,但要搜查百姓当中可有清妖奸细,百姓之中有不少女子,他们男营查验起来不便,想让女营派人过去帮忙。”

洪韵儿和胡九妹相视一笑,洪韵儿道:“才说着就有我们女营用武之地了。”

胡九妹抱拳道:“西王娘,属下这就带姐妹们前去帮忙。”

洪韵儿点头道:“我也去看看,留一半的姐妹下来,先做饭食,再多弄些治伤的物品,这些浏阳的百姓一来,咱们给西王兵马准备的饭食和治伤之物可能不够了。”

两女商议定后,胡大妹和谢满妹留下带领一半的女兵再多多准备饭食和治伤的布料、药品等,洪韵儿和胡九妹带着一半的女兵便要赶往浏阳门。

李璇玑听闻是浏阳的逃难百姓到来,很是惶急不已,急忙上前道:“西王娘,胡旅雪,我母亲还在浏阳的家中,也不知道有没有跟着乡亲们逃出来,让我跟着去看看吧,有些乡下土话你们也未必听得懂,有我帮忙更好些。”

洪韵儿和胡九妹对望一眼,李璇玑果然聪明,一开口就说了个两女不能不带上她的理由,当下洪韵儿只得答应,便带着李璇玑一道往浏阳门而去。

第六十八章 倒戈相向

浏阳门为长沙古城东门之一,始建于五代时期,因出城便为去往浏阳县的驿道而得名,此时日头已经偏西,昏暗的城门洞内,太平军燃起了一簇簇的火把,火光映照着砖石之上斑驳的青痕,说不出的幽暗、苍凉。

两扇沉重的城门敞开着,上面满是碗大的铜钉,走出幽暗的城门洞,浏阳门外护城河上有便桥,名唤浏城桥,乃是木制的便桥,此时桥上挤满了从浏阳逃难而来的数百名百姓。

洪韵儿、胡九妹、李璇玑三人带着女兵赶到时,只见林凤祥带着男营兵马正在查验百姓身份。

洪韵儿的眼光扫过,只见这些百姓们身上都是破旧、褴褛的衣裳,还有的身上就只有件蔽体的衣物而已,恐惧、惊慌、愤怒、悲哀,种种复杂的表情写满了他们的脸庞,叫喊声、娃娃的哭喊声、受伤的哀嚎声、家畜的叫唤声混杂在一起,盘旋在人群上空,更显得场面混乱不堪。

见洪韵儿到来,林凤祥急忙迎了上来,抱拳道:“西王娘,百姓中的女子便有劳女营姐妹们了。”

洪韵儿点头道:“不妨事,查验没可疑的百姓就让他们进城吧,我让女营多准备了些吃的,还有药物,有伤的百姓也可妥为照顾。待会儿还要请林总制让男营的兵卒搭建些棚屋,也好让百姓暂时有个栖身之所。”

林凤祥恭恭敬敬的答道:“谨遵西王娘吩咐,原本城西就有一处各地逃难百姓暂避之地,可以安排到那边去,那边地方宽阔,再来数百人也是够的。”

洪韵儿嗯了一声,眼看着胡九妹、李璇玑等女兵已经上前去招呼百姓中的女子近前来挨个查验,太平军如此查验主要是担心有清军奸细扮作难民混入城中来,年初时在永安便有清军细作扮作难民混入永安城中和叛徒周锡能暗通消息,其实一早东王杨秀清手下便查验出细作,但杨秀清不动声色,一直只是暗中监视,直到周锡能决定反叛,杨秀清才借机发作,让天父下凡来拆穿周锡能的阴谋。

太平军将士多半都是穷苦出身,很多人都做过逃难的难民,对于假扮难民的清军看得还是挺准的,清军的细作很少能逃过他们的法眼。

眼见李璇玑操着一口湖南本地口音向百姓们呐喊着,很多百姓女子都听从李璇玑的话,牵着娃、抱着自己的宝贝物事挨个上前让太平军女兵查看,没有可疑的都放入城内,有女兵领她们到女营就食,有伤的治伤。

百姓们见太平军如此仁厚,一时间感激得连连拜谢,更有不少百姓落下泪来,纷纷称颂长毛的好,也有不住咒骂官军的。

李璇玑正忙碌之时,只见一个农家女一边挤上前来,一边哭喊道:“璇玑姐,我是冬青啊,我是冬青啊。”这女子却是那天一道和李璇玑被清军抓住的农家女杨冬青。

李璇玑循声望去,急忙上前分开人群将杨冬青拉到一边喜道:“冬青,你也逃出来了么?那天战乱中咱们俩失散了,我还替你担心了好半天。”

杨冬青面色哀戚,两行清泪不住落下,哽咽道:“璇玑姐,那天长毛和官军厮杀,我们俩走散,我被长毛的兵救下,给了我点吃的便让我回家,哪知道我回到咱们村中,官军的败兵正好逃到咱们村,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

李璇玑脸色苍白起来,拉住杨冬青急问道:“我娘呢?我娘有没有逃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