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了韩国打算的各国彻底收起了小心思,转而仔细完善这个盟约,力求在不侵犯他国利益的前提下保证自己的利益。
十二日后,即七月二十八日,天下各国于卢县,宰三牲盟誓,就此弭兵。自此,长达数百年的天下混战宣告告一段落。没有人知道,和平会持续多久,天下万民只知道,终于不用过刀口舔血的日子了!
因为转道颍川郡,视察了汉邑和颍川学院的建设,又和当地的学子、百姓攀谈了新法的利弊,韩王一行返回洛阳的时候已经是九月。
在韩王离开的这一段时间,丞相张平将国事打理的井井有序。随着韩王的返回,一件大事也迫在眉睫,那就是封赏有功之臣!
在这一次四国伐韩的大战中,李信、蒙骜、韩腾、乐乘、朱亥、卫云、李冰等人皆立有大功,按照韩国的新法,都该获得晋升提拔,像这样的大功,往往是都城,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由韩王亲自予以加官进爵。
之前是出于稳定时局的需要,韩王不得不委任这些有功的臣子在边境稳定时局,防止宵小作乱。如今随着弭兵之盟达成了最终协议,天下已经就此止兵罢战,韩国在新占据的土地也算是初步站稳了脚跟,无论是出于激励军心士气,还是总结这次战事中的得失,是时候召集功臣返回洛阳了!
而且,鉴于这次韩国虽然失去了河东,但得到了七个郡大小的富庶土地,许多官员需要委派!另外三年一考五年一核的官员提拔制度也到了落实的时候,韩王决定趁着这个机会,将各个郡县表现优异长官也系数召入洛阳,作为有功之臣来提拔重用!
韩王想用这次前所未有的授勋仪式告诉韩国的百姓、臣民,只要效忠自己,效忠韩国,无论是上战场厮杀也好,谨守本分(于官在乎治民,于民在乎耕种)也好,自己是绝对不会亏待他们的!!
第八章 犒赏功臣(下)
九月既望,韩王朝见赶赴洛阳的郡县官员,于昭仁殿内犒赏有功之臣。
丞相张平,统领百官,有辅佐之功,仍为长信侯,增加颍川食邑一千户,合计三千户。
御史大夫范睢,献策制齐平秦,仍为文兴侯,增加南阳食邑一千户,共计三千五百户。
卫尉李牧,败楚军于颍水,却齐军于陶郡,有大破齐、赵联军之功,晋为忠毅侯,增加食邑一千五百户,合计四千户。
郎中令蒙骜,却赵军于河内,败齐军于平阳,晋为威远侯,增加食邑一千两百户,合计三千八百户。
执金吾卫云,取潼关,晋为一等子爵,号勋,以为殊荣,增加食邑六百户,合计一千五百户。
偏将军韩腾,破峣关,下咸阳,破秦之功属第一,封为镇远伯,增加食邑一千五百户,合计两千户。
偏将军乐乘,取秦之陇西,开疆六百里,晋为一等子爵,号信,以为殊荣,增加食邑八百户,合计一千两百户。
校尉朱亥,破齐军于平阳,斩首逾千,俘虏齐军校尉以上三人,晋为二等子爵,增加食邑五百户,合计一千户。
……
因为此次弭兵之盟,韩国已然成为天下秩序的维持者,为了以武力促和平,协调用兵之事,韩王下令,置四将军,分为征东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征南将军,四将军平时不掌兵权,战时凭借虎符领兵出征。
以李牧为征北将军,负责燕、赵两国事宜;以蒙骜为征西将军,负责秦国事宜;以韩腾为征东将军,负责齐国事宜;以乐乘为征南将军,负责楚、越两国事宜。
另,韩国重新划分了新占领的土地,置郡县。具体来说,原属秦国的土地分为三郡,陇西、北地、天水。北地郡为义渠故地,天水则是咸阳以西的半个内史郡。原属齐国的土地分为三郡,泰山、琅琊、城阳。淮泗之地则置东海、下邳、广陵三郡。
如此,韩国在拥有颍川、三川、上党、南阳、汉中、巴、蜀、汝南、东郡、砀郡、河内的基础上,平添了九个郡,全国共计二十个郡,有民一百三十万户,但因为连绵的战事,可以凑出的大军反而只有九十多万。
按照韩国目前的官员体系,一县之令治民有方,积功可升迁到郡,一郡之长有功,若要升迁的话,只能是到中央,而中央却没有那么多职位。毕竟,郡守秩比两千石,比之九卿只是略低,如何安排倒是成了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