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页(2 / 2)

韩腾听后就笑了,回道:“听起来不错!不过,咸阳马上就要被我军攻破,等攻占了咸阳,俘虏了秦王,这关中诸事,还不是由我们韩国做主?!要你们的议和有何用?”

使者轻轻但坚决地摇了摇头,回道:“韩军天下无敌,将军也是天下有数的名将,只是,咸阳兵力虽然匮乏,但如今亦有数千人。按照这个形势,贵军不伤亡万人绝对拿不下咸阳,此其一也!其二、咸阳乃大秦都城,粮草、财帛何其多也!如今,秦王已经下令将干草全部放置在府库之中,如果贵军攻占洛阳,秦王一声令下,咸阳聚集的财富化为飞灰,岂不可惜?!其三、关中素为秦国故土,百姓归心,韩国国力虽强,抢占之,亦是难以真正占有!倒不如留下秦国,襄助韩国争霸天下。今后,无论是伐赵抑或者伐齐、伐楚,我秦国军队愿为韩军先锋!秦王之所求,不过是保全关中故土,以期保全社稷!将军若是应之,韩国多一盟友而少一敌人!将军若是执意灭秦,但有他国怂恿,秦人揭竿而起,齐、楚、赵再出兵,岂不头痛?此臣为将军计,句句乃肺腑之言,还望将军思之!”

韩腾表面微笑,心里面却是开骂了起来。秦人好是歹毒,咸阳聚集了秦国的大多数财富,如果秦国真的要玉石俱焚,自己还真不能在秦国行动前阻止秦国!韩国又以仁义著称,还不能威胁秦国,否则,秦国若是敢放火烧府库,韩军就宣布屠城,秦国必定投鼠忌器!何况,韩国若想在关中站稳脚跟,就必须树威树德,屠城这种事,除了让关中百姓更加疏远韩国,不会有其他的作用!

“口说无凭,你们的诚意在哪里?”韩腾说的不疾不徐。

“只要将军同意,肯后撤十里,我国丞相魏冉愿意出为质。待一个时辰后,城中收拾妥当,会送出太子前来将军军营!”使者抛出了秦国的条件。

韩腾连连摇头,说道:“不妥!不妥!如今你们秦国愿意议和,无非是因为咸阳失守在即,怕是为权宜之计!若是援军抵达,未尝不会改变主意!”

“不过一个时辰而已!援军怎么会抵达?将军多虑了!何况,先有丞相为质,一个时辰后,再有太子前往将军营中,我们秦国又怎么会出尔反尔?!”使者辩驳道。

韩腾微微冷笑,道:“秦国太子是何模样,本将军可是不知晓。如果你们随便找人冒充,我们岂不上当?至于魏冉,虽然贵为丞相,但秦王素来不如何体恤臣子,这一次牵扯到国家兴衰,自然……哼哼!”

使者无言,垂头丧气道:“以将军之见,如何才能相信我们秦国的诚意?”

韩腾计上心来,一本正经地说道:“韩国以信义闻名天下,除非秦国愿意开四门,秦王携太子在城门口迎接我们韩军入城,如此,议和之事,方才可以!”

使者的脸顿时因为激动而红了,说道:“将军不觉得如此欺人太甚吗?”

韩腾摇了摇头,嗤笑道:“秦国无故伐我韩国,以四国之力意欲攻打洛阳,岂不是更加欺人太甚!念在秦王的面子上,折中一步,你们派魏冉过来为质,太子在城门口迎接我军入城,如何?”

使者从韩腾的语气中已经明白,韩军入城,太子为质已经是韩军的底线了!自己再试探的话,议和之事就无法成行,因此也是干脆说道:“兹事体大,还需向秦王禀报!请将军稍待!”

韩腾笑着摆了摆手,说道:“无妨!无妨!不过两刻钟后,秦国若是没有答复或者答复不能让本将军心满意足的话,本将军宁愿秦国和咸阳的府库一起陪葬!”

使者心中一凛,恭恭敬敬地回道:“不敢违!”

使者刚一离开,大帐内众人就议论开了。有人坚决认为这是秦国的拖延之计,咸阳明摆着守不下去了,秦国这是要另辟蹊径,争取时间稳固城防。有人则是庆幸,如果秦国太子、丞相被把持在韩军手中,韩军再控制咸阳,那秦国就在韩国的掌控之中了!正如庞涓攻克邯郸后,对赵国做的那样!更重要的是,韩军的伤亡至少会减少四五千人!

“将军,秦国的求和……”杨端和欲言又止。

韩腾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打断道:“本将军心中有数!”

秦国君臣到现在都不知道,他们寄予厚望的,离咸阳最近的援军——麃公的大军即使赶来了,也不是救援咸阳的!自己有充足的时间看看秦国君臣要耍什么花招!

魏冉详细问询了下使者在韩军大营中的所见所闻,然后陷入沉思。毫无疑问,韩军初步信任了自己,接下来,为了加深韩军的信任,就需要自己出马前去韩军大营了!太子异人的扮演者倒是好找,只是,韩军要求咸阳四门大开,这倒是很让魏冉为难!

魏冉原本以为,韩军一路势如破竹,肯定会大意。以自己为诱饵,待韩军退兵,秦军修缮下城防后,做最后一击。自己肯定是不会被韩军俘虏的,一旦事情败露,自己就服毒自尽,也算是不辜负秦王的嘱咐。

不过,韩军明显派出了不少的斥候,紧紧盯着城头的一举一动,秦军想要修缮城防无异于痴人说梦!如果秦军的人数尚多,大开四门也无妨,至少可以设下陷阱。但区区一千多人,分在四门,连埋伏韩军的资格都没有!与其这样,倒是不如直接表明心意,依托城头死守!至少,这样给韩军的杀伤更大!

“去告诉韩军,就说我们答应他们的条件,不过,因为四门被堵,想要打开四门需要半个时辰的时间,请韩军体谅!”魏冉决定卖一个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