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胜看来,魏国只是咎由自取。如果齐襄王尚在,说不定还可以在魏国求援的时候,索要大片土地,声援魏国。但齐国如今颇有些自身难保、风雨飘摇的意思,再傻的人也不愿意冒这个危险,为魏国强出头!
想到这里,后胜委婉地说道:“中大夫可知,先王驾崩后,太后已经下令从淮泗地区撤兵。如今,主少国疑,在南方,我们齐国的八万大军面对十数万楚军只能采取守势!在北方,齐国和赵国、燕国的摩擦越来越大,貂勃将军已经奉命撤回到河水以东待命!我们齐国就算想襄助魏国,也是有心无力啊!”
听着后胜的抱怨,颜恩也知道自己的要求有些强人所难!毕竟,之前齐国已经是仁至义尽,出动二十万大军帮助魏国解决了楚国、赵国两个隐患!如果不是大梁被围,魏国甚至应该知恩图报,帮助齐国应对齐襄王驾崩后齐国面临的一系列困难!但偏偏,齐襄王早不死晚不死,死在这个节骨眼上。虽然齐国还可以抽调十数万甚至二十万大军帮魏国解决大梁之围,但问题是,齐国凭什么要付出这么大的牺牲和这么大的冒险呢?!
颜恩知道,现在只能以巨大的利益来诱惑齐国了!否则,绝对不可能让齐国答应出兵!虽然事实证明,以利益结盟的,必然也会因为利益分开!但大梁危在旦夕,颜恩只能私下决定,代魏王开出偌大的许诺了。
“丞相,齐襄王刚刚驾崩,主少国疑则无以立威,无以取信诸侯!如赵国者,实力与韩国相当,却要奉韩国为盟主。缘何?无盟友耳!若是齐国不愿意为步赵国后尘,就必须有一盟友!燕、齐两国相当,虽有结盟之实,却无盟主之分。如今魏国尚有千里之地,民五十万户,只要齐国肯出兵解大梁之围,魏国必定奉齐国为盟主。如此,天下必定皆传齐王之威风!但齐王年幼,诸侯必定认为此皆乃丞相之贤明!到时,丞相凭此不世之功,封君拜侯,易如反掌!”
“而且!”颜恩故意顿了顿,诱惑道:“到时,魏国愿意割让睢阳以东,睢水以北的三百里土地给齐国!”
后胜听到颜恩许诺的这么优渥的条件也是不仅心动,但一想到想要解大梁之围,齐国将要冒的风险,又清醒了过来!如果不能击退韩军,颜恩所说的这一切都是镜中花水中月!楚国现在可是和韩国交好,万一齐国将全国大半数的兵力都用来援救魏国,楚国趁机北上攻打故鲁之地,齐国将为之奈何?!睢阳以东,睢水以北的三百里土地虽好,但终究比不上故鲁之地啊!孰轻孰重,自己还是分得清的!
但后胜也没有把话说死,只是故作为难道:“此事,本相实在难以决断!如今正值国丧,朝廷大事,系数由太后和王上决断!如今太后和王上已经歇息,本相明日进宫求见太后和王上,再来答复中大夫如何?”
颜恩也知道,即使自己再如何着急,也只能按下性子,否则,就算齐国愿意出兵,也会提出许多更加过分的条件。因此也只能点了点头,回道:“那臣就先行告退!这是臣代魏王的些许心意,还请丞相大人不要嫌弃粗陋,收下这件礼物!”
后胜望着眼前夺目的珠宝,心里面暗喜,表面上却是不动声色,满是责怪地说道:“中大夫这又是何必?求见太后和王上一事乃是本相的本分!如此就是见外了啊!”
“哪里!哪里!”颜恩连连摇头,不以为意地说道:“丞相为齐国操劳,为齐、魏两国的友好立下汗马功劳!这些,我们魏国上下都看在眼中,记在心里!若是事成,必有重谢!”
“天色已晚,丞相早些歇息!臣告退!”说完,颜恩就作揖准备离去。
“来人啊!去把本相的马车准备好,送魏国贵客回驿站!”后胜对外面侍奉的人说道。
“使不得!使不得!”颜恩连连推辞。
“天色已深!用本相才马车方便些!”后胜笑着解释道,语气却是不容置疑。
“如此,多谢丞相体贴!”颜恩推辞了一番就欣然接受了!
第六十三章 田单献策
翌日,后胜入宫求见,将魏国求援一事禀报给齐国的实际掌舵人——君王后。君王后听后没有表现出一丝的惊讶之情,反倒是长叹了口气,谓后胜曰:“韩国也派遣了使者,是御史大夫范睢。”
后胜一愣,立即意识到,韩国在这个时候派遣使者,除了吊唁齐襄王,更多的是希望齐国不要出兵救援魏国。就是不知道,君王后是什么态度。
“太后,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韩国派遣使者抵达临淄这么重要的事情,后胜身为齐国丞相居然不知晓,后胜有些担心,是不是自己某些方面让君王后不满了。
君王后哪里会想到后胜如此贪恋权力以至于疑神疑鬼,只是如实地说道:“就是刚刚!估计待会儿,范睢还要去丞相你那一趟!”
后胜这才安下心来,试探性地问道:“那范睢的来意是?”
君王后冷哼一声,道:“韩王谁都不派,偏派范睢,还能有什么来意!无非是希望我们齐国不要大动干戈,出兵援救魏国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