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页(1 / 2)

触龙心中一喜,脸上却是不动声色,道:“比做母亲的还要怜爱!”

赵太后难得笑了,摇头道:“应该是做母亲的更爱吧!”

触龙却道:“老臣以为,太后对长安君的偏爱远不及对女儿燕后(赵太后的女儿此时为燕国王后)的爱。”

“爱卿差矣!老妇更偏爱的是长安君!”

触龙趁机说道:“父母若是爱子女,就要为子女谋划长远。太后送燕后出嫁的时候,抱着燕后的脚跟,泪流不止,那是因为想到燕后要远嫁,今后母女难以重逢。等燕后嫁到燕国,太后不是不想燕后,每逢祭祀的时候,都会为燕后暗暗祷告,希望她不回来。难道不是想燕后的子孙代代在燕国为王为君吗?”

赵太后一愣,燕后既然出嫁到燕国,自己当然想她平平安安,受燕王宠爱,如此,燕后的子孙确实会代代为王为君,保全富贵。

“赵国自烈侯立国起,直至现在,赵王的子孙为君为侯者,他们的子孙可有继承爵位的?不单赵国,其他诸侯国可有这种情况?”

赵太后仔细想了想,道:“无有!”

触龙这才抛出了自己的真正来意,道:“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做国君的子孙难道不好吗?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金玉珠宝何其多也?!现在太后给长安君以高位、厚俸,将赵国最膏腴的土地分封给长安君,赏赐他无数的珍宝,却不曾想长安君是否有功于国家。一旦太后您驾崩,长安君失去依靠,又拿什么在赵国立足呢?所以老臣才认为太后为长安君考虑的太短浅了,远不如对燕后的偏爱。”

赵太后哭笑不得,触龙说了半天,还是劝谏自己把长安君派到新郑为质。也难为他了,拖着垂垂老矣的病躯,为了赵国的大计奔走。自己确实有些溺爱长安君了,没有为长安君的长远打算。韩国以仁义著称,新郑也不是咸阳那般的虎狼之地,罢了,就让长安君为质吧!

赵太后深深作了一揖,道:“倒是老妇见识浅薄了,任凭爱卿安排长安君的去处吧!”

左师如释重负,拜谢道:“太后圣明!”

在赵太后同意派遣长安君为质后,赵国君臣大喜。赵王为免夜长梦多,赵太后反悔,当即安排了一百辆马车,连夜护送长安君往新郑驶去。出得邯郸西门,途经武安,进入韩国的上党郡,至此,大局已定。

收到长安君一行进入上党的消息,韩国也没有失言,以暴鸢为主将,李牧为副将,出兵十万,直往上党而去,意图借由上党入太原郡,支援赵国。韩王同时派遣使者前往邯郸,允诺一个月后,韩、赵两国国君可在洛阳会盟。

魏国,大梁。

魏王眼下是左右为难,原因在于韩王派遣丞相张平为使出访大梁。对于秦、赵两国在太原郡的大战,魏国是丝毫不感兴趣的。趁着韩国迟疑的功夫,魏国闷声发大财,已经攻占了巨阳、符离塞以北方圆两百里的楚地。

淮河流域乃是楚国的精华所在,土地肥沃,人口密集,楚国眼见向赵国求援不成,恼羞成怒之下,集结了二十万大军,才止住了魏军继续南下的势头。魏国自然也不愿意放弃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也是不断增兵,意欲将楚国的势力赶到淮河以南。两国展开了旷日持久的鏖战,谁也不肯后退一步。

楚国不后退是因为若是失去淮河以北,楚国就会受到重创,彻底沦为二流的国家,无法染指中原。魏国不后退是想一鼓作气,壮大国力,争取在中原地区更多的发言权。

可张平带来了韩王的忠告,希望魏国可以就此罢兵,跟随韩国、赵国一起,反攻秦国。当然,韩国是不会对魏国的事情指手画脚的,韩国借助的是周天子的名义。虽然谁都不把周天子当回事,但当韩国打着周天子的旗号,那就另当别论了。

魏王客客气气地把张平送出了宫,令人好酒好肉地招待着。私下了却是紧急召见了群臣,想要谋划个出路。韩国已经把道路指给了魏国,但魏国要不要走这条道,还需要好好思量思量。

“王上!臣以为,如今韩、赵两国已经结盟,秦国不足为虑。我们若是忤逆韩国的话,韩、赵两国必然发兵攻魏,再加上楚国,大梁恐有兵灾之祸。为王上计,为魏国计,我们当出兵伐秦,以安韩、赵之心。”上大夫段干崇装作忧心忡忡地说道。

韩国丞相张平已经暗示过自己,只要自己可以说服魏王支持韩国伐秦,那有说不尽的好处。如此情况下,段干崇自然是卖力地要促成此事。在段干崇看来,魏国的好处已经捞得差不多了,刚好可以借此下台。至于讨伐秦国,有韩国、赵国顶在前面,也是捞好处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魏王点了点头,对自己的心腹的话还是比较认同的。秦、赵、韩三国都是魏国得罪不起的,当初自己之所以答应秦国背离韩国,那是因为魏冉信誓旦旦地保证,秦国会和韩、赵两国互相争斗。哪里会想到,赵王这么快就挂掉,赵国人心惶恐,又和齐国、燕国关系紧张,主少国疑,赵国为求自保,只能倒向韩国。如今韩国、赵国联盟已城,势力最大,魏国若是忤逆的话,肯定被讨伐。

中大夫缩高深以为然,附议道:“楚国集结二十万大军于巨阳、符离塞一线,我们魏国想要有所进展,伤亡必大。王上如今已经取得两百里楚地,得民六万余户,收获颇丰,何不见好就收,以免伤亡过重?”

中大夫颜恩亦是言道:“王上既交好韩国,则楚国不敢来犯。又有赵国为盟,天下诸国,谁敢小觑我们魏国?!且夫韩、赵、魏三国本为一体,有三国在,则秦国一日不能出关中。甚至于,秦国早晚会被我们三国所灭。王上若是不从,则得罪韩、赵两国,加之现下魏国已然恼怒楚国,除非王上愿意与半个天下为敌,否则,当与韩国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