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页(2 / 2)

白起轻视之意稍解,默默地点了点头。为了减少秦国的损失,白起当然希望一路上的赵国城邑全是望风而降。但从心底里,白起又特别瞧不起那些投降的人。这些人食君之禄,就该忠君之事。哪能那么快就投降呢?!

“那不知先生的来意?”王翦随口问道。

虞卿微微作了一揖,说道:“秦、赵本为一体,韩国却已有八郡之地,又先后从贵国手中夺取了三川、南阳、汉中、巴、蜀五郡之地,此乃秦国立国数百年未有的大耻。秦赵两国约定连横抗韩,可我实在不知,为何贵国要背弃盟约,不去攻打韩国,反而略我赵国的河西之地。如此不是令亲者痛仇者快?”

白起眉头一蹙,不悦道:“先生此来是为了问罪吗?”

虞卿摇了摇头,道:“非也!非也!只是我以为贵国如此,不智也!贵国伐我河西的消息必然已经传到邯郸,赵王大怒,怒而发兵,或交韩、魏之心,或结齐、楚之意,秦国成为天下众矢之的,岂不危险?”

白起冷哼,嘲笑道:“先生危言耸听了吧!赵国如今东与燕、齐不和,南与韩、魏不睦,北与匈奴相争,实乃自身难保,又有什么资格来非议我们秦国呢!至于伐赵智与不智,天下自有定论。我看先生是想要说动我们秦国退兵,如此,实在是痴心妄想。先生若有此念,还是请回吧!”

自己本以为少梁守将是顶不住巨大的压力,想要向自己请和,没想到,对方却是想让自己退兵的。白起顿时没有了和对方纠缠下去的兴趣。这些说客,除了危言耸听,也没有别的本事了。出兵的事情是秦国上下一致的决定,自己就算被对方说服了,也不敢退兵啊!

虞卿却是笑了,似乎听到了这个世上最好笑的事情一般,止不住的大笑,近乎把眼泪流出来。王翦和白起面面相觑,最后还是王翦忍不住郁闷,拔剑威胁道:“不得在将军面前无礼!否则,休怪我剑下无情!”

虞卿摆了摆手,终于止住了笑意,深深向白起作了一揖,解释道:“适才无礼!还望将军勿怪!”

白起并不接话,似乎充耳不闻。虞卿只得自顾自地解释道:“方才将军说我们赵国自身难保,我以为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王翦冷哼一声,反驳道:“赵国东南西北四面皆是树敌,不是自身难保,难道是固若金汤吗?”

虞卿摇了摇头,长叹道:“赵国与燕国、齐国不睦,不过是因为两国戏弄赵国,齐国又夺取了赵国的安阳之地。如今秦国伐我,赵国自然无暇和两国对峙。赵国只需派遣重臣前往临淄,表示安阳之地划归齐国,齐国必然罢兵。至于燕国,燕王后乃赵王之女,赵国只需以重金笼络燕国大臣,自然也不会有新的变故。北方的匈奴更是不足为虑,信平君(廉颇)统领二十万大军镇守云中,加之马上就是阳春三月,匈奴不可能犯边。至于南面的韩、魏两国,韩、赵、魏三国同出自于晋,多有合作,早先之所以交恶者,盖莫我们赵国亲近你们秦国,如今秦、赵开战,最开心的莫过于两国。只要邯郸有使者前往新郑、大梁,重议三晋交好之事,韩、魏两国又怎么会反对呢?!”

白起心里暗暗摇头,赵国应该还不知道魏国已经打定主意背离韩国的主意。在这种情况下,魏国多半不会答应和韩、赵两国结盟。不过,韩国那边却是真的不好确定。单单是韩、赵两国结盟就足以锁死秦国东进的出路。

虞卿见白起不语,以为对方被自己说动,虽然心中疑惑对方怎么这么容易劝说,但虞卿还是按照自己的既定思路劝说道:“秦国则不同。山东六国皆知晓秦国反复无常,毕竟楚怀王的先例摆在前面,我们赵国现在又是更好的说明了秦国的不义。普天之下,又有哪个国家敢和贵国结盟呢!贵国到时约束在河西之外,南有高山阻隔,北有匈奴为患,西有月氏为敌,朝不保夕,就是说的秦国这种状况啊!在这种情况下,贵国才是真的陷入险境啊!”

虽然心里面不认同对方的看法,白起却是装作一副求教的态度,问询道:“如今我们已经征讨了赵国,已失赵国之好,按照先生的想法,我们秦国已经陷入险境,又该如何自处呢?先生此来,总不是危言耸听一番就离去吧!”

“这个自然不是!”虞卿坦言道,“秦国出兵河西,无非是想要(巩)固关中之险,寻机经略河东而已。既然出兵,自然就不会轻易归还,将军,我所言是也不是?”

白起点了点头,确实是这个道理。秦国为了占据河西郡也是花费了不少的人力物力,付出了不小的损失。这吃进嘴里的肉,哪里有吐出去的道理!白起自然不会告诉对方,秦国的真正目的不是魏国的河东,而是赵国的太原。就让对方继续自以为是吧!

“河西八县之地,秦国已经据有七县,仅有少梁一城未下。然少梁有民两万户,按每家每户出两人计算,有四万之兵。虽然粮食有限,箭矢亦是有限,然将军麾下之兵不过十万上下,想要攻克少梁,代价却是不菲吧!”

白起不语,王翦张嘴就欲反驳,这两万户百姓不可能全都召集起来,这是其一;抛弃老弱,数量还要砍去一半,而且赵国新得少梁未久,有多少肯为赵国效死的更难说。虞卿所说的四万之数,绝对是夸张了。

虞卿却是摆了摆手,阻止了王翦想要的辩驳,说道:“我知道,将军一定会说少梁之民不一定为我赵军所用,抛弃老弱病残,数字还要削上几番。然城中的赵军精锐超过一万之数,存粮足够全城一年所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赵军以重利征召死士、青壮守城,怎么也能凑够一万大军。秦军虽然精锐,但也不过胡刀(类似秦国锐士、魏国武卒、齐国技击的精锐中的精锐)之勇!以十万之兵对两万死士,即使将军是天下有数的名将,怕不付出三四万的伤亡,休想攻进少梁!”

白起不置可否,只是淡淡地说道:“此乃先生一面之词!本将倒是很想试试!”眼下之意,却是不信。王翦听后也是挑衅似地看向虞卿。

虞卿居然点了点头,笑道:“将军大可尝试!只是为秦国计,为将军计,伤亡过大难免引起他国觊觎。秦国拥兵不过四十万而已,将军手下就有十万之数,关中已然空虚,还需提防韩国趁势而动。毕竟,贵国的南阳、汉中就是这么丢的。”

说完,不等白起做出反应,虞卿抛出了一个建议,道:“不过,我这里倒是有一计,既可以让将军兵不血刃地拿下少梁,又能让秦、赵两国继续交好,让他国不敢轻视秦、赵两国,不知将军愿意听吗?”

白起点了点头,道:“愿闻其详!”心里面却是暗自盘算,接下来才是对方的真正来意吧!王翦也是好奇地看向虞卿,在王翦看来,这些说客只会逞口舌之辩,自己倒是要看看,对方拿什么让秦、赵两方都不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