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则皱了皱眉,这个动作一闪而过,却被苏代所察觉。苏代暗自笑了,只要揭穿秦国的阴谋,凭借着自己现在的身份,让楚国不倒向秦国并不难。
嬴则向楚王作了一揖,说道:“我大秦在巴蜀两郡仍有十万大军,民十五万户!巴蜀遗族不过是跳梁小丑罢了,不足为虑!如今巴蜀虽已成飞地,但山高路险,攻之不易!哪怕山东六国以五倍之众叩关而击之,胜之不易也!关中亦是多山河之险,有三十万之众,取之不易!倒是楚国,虽有山河之险,但却兵微将寡,臣以为,这是楚国的隐忧!王上当深思!”
笑了笑,嬴则继续说道:“如今韩、魏、齐三国交好!若是韩国自南阳挥师南下,魏国自大梁出兵,齐国经略淮泗,楚国怕是难以抵挡吧!用不了两个月,楚国就有大的危难!即使向燕、赵求援,两国的援军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臣实在为王上担心!”
“天下的强国,除了秦、赵就是韩国。赵国偏远,楚国无论是依附也好交恶也好,对楚国的影响都不会太大。臣观韩国变法图强,连取三川、南阳、汉中三郡之地,吞并天下之心,昭然若揭!王上若是依附韩国,待韩国取巴蜀两郡之地,再合魏、齐之力南下伐楚,秦国即使有心想要援助楚国,也是力有不怠!何不趁韩国没有吞并巴蜀,与我大秦交好,共抗韩国呢!这样,楚国有了秦国这个强援,不用担心韩国联合魏、齐南下。秦国在南方有了楚国这个盟友,可以令韩国分心,无法西进!臣以为,再没有比秦、楚结盟更好的策略了!”
楚王听了有些意动,秦国的巴蜀和韩国的南阳距离郢都都十分近,换而言之,可以对楚国造成极大的威胁。但秦国毕竟只有十万大军,又屡屡被韩国重创!韩国却是可以集结二三十万的精锐一举攻克郢都!两相权衡,自然取帮助秦国!巴蜀若是为韩国所得,韩国就将全面包围郢都!
客卿苏代这个时候开口了,他也清楚,再不开口的话,楚王就要被嬴则说服了。毕竟秦国开出的条件是楚国垂涎已久的巴蜀两郡之地,在绝对的利益面前,过去的羞辱变得不值一提!即使民间反对的声音再高,楚王也不会在意!
“臣听说,国家贫弱却要频繁地发动战争乃是自取灭亡之道!兵力不如对方强,就不要主动挑起争端!粮草不如对方多,就不要同对方长期作战!如今,韩、魏、齐三国兵多将广,张平、张禄、魏无忌、田单之流为之谋,暴鸢、蒙骜、李牧、晋鄙率其兵,王上若是与齐断交,无异于得罪三国乎!这是为楚国招致灾祸的谋略啊!臣请王上三思!”
“秦国如今据有巴蜀之地,却要主动献出!楚国一旦接收,秦国十万大军何去何从?故道、斜褒道为韩国所有,十万秦师进退不得,只能留在楚境!可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韩、魏、齐伐我楚国,我国势必不能阻挡,十万秦师顺流而下,会为我楚国所用,尽心抵挡韩、魏、齐大军乎?臣以为,到时真心抵挡敌军的必定是我楚军!若是秦军趁我楚国损失惨重,鸠占鹊巢,占据南郡、黔南,与韩、魏、齐瓜分我大楚,我楚国就会陷入危难!请王上对此仔细考虑一下。”
“即使秦国真心帮助我们楚国,能动用的兵力也不过十万大军!韩、魏、齐却是有百万之众,即使分出五十万,也不是我们楚国可以抵挡的!到时,丢失的就不是两三个郡的事情,为了巴蜀两郡就将国家置于险境,臣窃以为不值也!”苏代行了一个大礼,劝谏道。
大殿内安静下来,旋即议论纷纷。刚才楚国不少大臣被嬴则勾勒出的画面吓到了,和保存国家社稷相比,与秦国结盟变得不是那么难接受!苏代的言语则是直接点出了秦国背后的阴谋,秦国献上巴蜀两郡后,十万秦师何去何从?秦国这是早就料到韩、魏、齐要攻打楚国了吧?
楚王则是猛然醒悟,自己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怎么忘了结盟的后果呢!秦国啊!秦国!果真没有安什么好心!
这个时候,一直没有出言的芈梁却是开口了。
第三十九章 秦赵联盟的设想
韩国,新郑,王宫别院。
范睢望着眼前的棋局,无奈地放下了手中的黑子,拜服道:“王上棋高一着,臣认输了!”
韩王然呵呵一笑,摆手道:“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御史大夫力求完美,着相了。”
“臣受教了!”范睢深深作揖道。
“楚国那边已经拒绝了秦国的结盟请求。”示意近侍将棋盘撤下,韩王然淡淡的说道。
范睢脸色一喜,楚国国力虽然不怎么样,但若是被秦国拉拢过去,总归是有些麻烦。单单和巴蜀两郡的秦军遥相呼应,足以让韩国无法专心经略巴蜀。可韩王然的下一句话让范睢脸色为之一凛,“秦国丞相魏冉已经到了邯郸!”
身子向前一趋,范睢有些担忧地说道:“秦国这是要拉拢赵国吗?”
韩王然点了点头,笑道:“如果不是为了此事,秦王也不必派魏冉去邯郸了!”
好不容易挫败秦国拉拢楚国的阴谋,秦国又把目标瞄向了赵国,看来,自己是把秦国逼急了啊!为了拉拢楚国,韩王然可是派人放出风声给楚王,对于巴蜀,韩国兴趣不大。楚国若是对巴蜀感兴趣,大可取之。但若是让韩国发现楚国和秦国有猫腻存在,南阳的十万大军少不得要去郢都讨些说法。
楚国对巴蜀自然是垂涎已久,最放心不过的就是韩国和自己抢夺。现在韩国明确表示不会抢夺,那剩下的就是消灭那十万秦军。虽然这样会得罪秦国,但楚国也没少得罪!何况,韩国隐隐约约表示汉中郡、南阳郡皆在韩国手中,楚国不必担心秦国的报复!楚国也就没什么好担忧的。而且,经略巴蜀还给楚国一个绝佳的借口,秦、韩、赵争霸楚国绝不会参与,也没功夫参与。这样一来,趁着三国打得火热,楚国悄悄地发展,实乃一个大利。
正是抓住了楚国的命脉,韩王然抛出了这样的条件,楚王才“义正言辞”地拒绝了秦国的拉拢。韩王然却是暗笑,巴蜀虽是飞地,但却不好攻取。等着秦、楚两国在巴蜀两败俱伤,自己再渔翁得利!远比现在着急地经略巴蜀要好得多。
范睢叹了口气,面色沉重地说道:“若是赵国被秦国拉拢,形势将对我韩国不利啊!要不臣前去邯郸走一遭,也许有转圜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