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页(1 / 2)

魏冉知道秦王有意在此屯驻大军,大军每日用水极多,当然是靠近河流毕竟方便。

“潼河经由此处。”

“既然如此,那就在此建立新关,名曰潼关吧!”秦王斩钉截铁地说道。

决定了兴建潼关来应对函谷关方向可能的威胁之后,秦王继续说道:“武安君和燕、赵、齐大军交手已经一月有余,在目前函谷关失守的情况下,我大秦已经陷入被动。廉颇大军若是知晓了,一定萌生退意。毕竟他们有了一个更好的突破口。所以,无论如何,我大秦这一次都不能轻易放走十多万燕、赵、齐大军。”

“王上圣明!”群臣恭维道。

在这样的基础下,割地求和所要付出的代价之大,远远不是上次三座城邑可以解决的。秦国想要化解这个危局,只能是将燕、赵、齐三国联军狠狠摁在洛水河畔,让列国投鼠忌器。当然,最好是全歼廉颇大军,让列国闻风丧胆。魏国恐惧之下,说不定会主动送还函谷关。

“看来,王上是想趁着函谷关失守的消息没有传扬开来,打廉颇军团一个措手不及。依照王上的性子,只怕峣关方面,也会投入很大的兵力吧!”魏冉暗暗想道。

果真如魏冉所想的,秦王沉吟不过片刻,便运筹帷幄坚定地说道:“郎中令何在?”

“臣在!”

“草拟一道诏书,着令麃公留一万大军监视函谷关动向,其余大军前往蓝田,经由子午栈道往汉中旬阳。第二道诏令,着令汉中郡郡尉任宇领兵三万,前往旬阳接应。以麃公为主将,任宇为副将,合兵七万,攻打南阳,断韩、魏、楚大军归路!”

“第三道诏令,着令武安君白起不计伤亡代价,务必在半个月内击溃燕赵齐大军。寡人要将函谷关失守的不利影响减小到最低,明白吗?”

“臣等遵旨!”郎中令和群臣跪拜道。

任宇乃是上任汉中郡守任鄙的长子,少习兵书,力大无穷,在汉中郡威望极高。而麃公手下皆是秦军精锐,两个精诚合作的话,不愁南阳不下!

朝会结束后,三拨使者八百里加急前往东、南、北三个方向传达秦王的旨意。同时,市井之中开始传言前往河东经略的麃公大军被山洪所困,攻打河东郡的计划只能拖延下去。

魏国,大梁。

接到函谷关易手的消息,魏王高兴地眉飞色舞。前些年魏国是抢下了河东郡不假,但总是战战兢兢担心秦国的报复。这下好了,函谷关在魏国手里,魏王再也不同担心秦国时不时出来虐打自己了。

虽然郎中令卫庆带领的五万魏军仅剩下两万五千人,但也消灭了一万五千秦军不是(函谷关的五千加上李瑶手下的万余名秦军)!所以算起来,魏国是占了一个大便宜!魏王很是知足。

魏王一开心,后宫也跟着热闹。所有的妃嫔都得到了赏赐,前段时间因焦虑前方战事而无心临幸妃子的魏王,也开始重新提枪大杀四方!

原本因为信陵君的崇高威望而心生忌惮的魏王,再也不嫉妒自己的这个丞相。自己收复了河东郡,夺回了函谷关,武功直追魏文侯的节奏,大梁的百姓皆是对自己歌功颂德,自己还担心什么!

如果不是自己英明神武地同意上大夫段干崇的建议,魏国还活在秦国的阴影之下呢!哪里像现在这么风光!等这个消息传遍了天下,赵国也好,韩国也罢,统统要对自己刮目相看!说不定以后还要求自己带他们入关中欺负秦国呢!

上大夫段干崇,不,错了,是亚卿段干崇的日子很是舒适。随着他的奇谋,魏国得偿所愿地拿下函谷关。今天的朝会上,魏王宣布提升自己为亚卿。散朝后百官的恭维让段干崇飘飘欲仙。早知道老子有今日,当时芒卯兵败落难的时候,你们就不该落井下石地嘲讽自己!

这次也多亏了韩国,没有韩军牵制住秦军这么长时间,没有韩军在身后给魏军掠阵。卫庆怕是不敢全力以赴地攻打函谷关吧!毕竟,还有八千秦军在河东郡流窜呢!指不定他们什么时候再从崤山里钻出来,甚至来一场突袭。

函谷关到手后,魏王倒也遵守承诺。毕竟,韩国的宜阳重镇紧靠着函谷关,以后秦军若是攻打函谷关甚急的时候,指不定还要向韩国求援。若是等韩王然的使者到大梁来催要,魏王的面子上总归有些搁置不住。所以,魏王索性主动派出了使者前往新郑,交出堰城、召陵、隐阳三个城邑的户籍民册和山川、舆图。魏国的领土也由此正式收缩到安陵。

对魏国来说,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清剿还在河东郡、崤山之间流窜的那支秦军。魏国付出的代价已经够多了,再不计投入地在峣关流血,哪怕魏王自己愿意,魏国的百姓也不愿意。所以,在五月十二日的时候,魏王悄悄派出了使者从大梁出发,前去晋鄙的大营。

“明着撤军会得罪赵国,但我不出力地攻打峣关总可以吧!”这就是魏王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