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页(2 / 2)

段干崇当即侃侃而谈道:“如今,秦国犯我河东,王上应该知道吧!”

韩王然点了点头,回道:“此事寡人自是知道的!秦国狼子野心,如今我六国联军正在攻打关中,秦国不思抵御之道,反而穷兵黩武,犯贵国河东,实在好战者亡也!寡人之所以派遣太尉暴鸢和卫尉李牧前去宜阳重镇,就是怕秦国疯狂之下,犯我三川!”

“不过”,韩王然语气一转,有些担忧地说道:“寡人听说秦军在河东横行无阻!看来寡人的三川也难免一战啊!如果不是寡人在武遂、新安、宜阳屯驻了大军!说不定早就被秦军攻打了唉!”

段干崇脸色一变,有些不自然地回道:“王上不必担心,秦军不过一万而已!想必不会攻打贵国三川!”

“一万?!”,韩王然故作惊讶地叹道:“这一万大军怎么能在河东郡横行无阻呢!莫非……?”

段干崇赶忙点了点头,不再给韩王然挖苦魏国的机会,哪怕是“不经意地挖苦”魏国的机会。段干崇迅速说道:“王上!秦军不过一万,我魏国在河东可是有五万!之所以屡战屡败者,不过是诱敌深入而已!只有秦军上当后,吾王要分给王上的大好处方会有!不然,我魏国旦夕之间,就可覆灭这股秦军!何必等到现在!”

韩王然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魏国要送给自己的这桩好处怕是不那么好占。河东郡守魏文的意外战死将魏国一下子从上风拉了下来,这根本不会是段干崇口中所说的诱敌深入。谁会牺牲一个郡守来让秦军上当,除非自己傻了才会信。不过,听段干崇说诱敌深入,倒是很有可能魏国的计划或者说目标也是函谷关。

果不其然,接下来段干崇自信满满地说道:“我魏国不惜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就是为了引诱秦军主力东出函谷关!如今秦军在函谷关驻守的不过是三万上下而已!这一万攻取小县足矣,但大的城邑攻打的话却是兵力不足。我魏军示敌以弱,秦军主将贪功之下,势必贪功。这个时候,贵国若是能断其归路!函谷关也就是数千兵力而已!我韩魏两国合力,小小的函谷关旦夕可下!从此,贵国再也不用担心秦国从函谷关南下,攻打三川,岂不是大好处一件?”

韩王暗道:“果不其然!没想到,魏国里也有能人看到这一点啊!”只是,韩王然不知道,他心里所想的那个能人,居然是眼前这个看似鼠目寸光在史书上没留下多少正面语言的上大夫!在韩王然看来,能提出这样战略性意见的,应该是尉缭的父亲才对!

尉缭此人,其曾祖、祖父、父亲三代在魏国担任国尉一职,等到了尉缭因家族动荡才转投秦国,依然担任国尉!韩王然也曾想招募尉缭的父亲,但这样明显挖墙脚的事情,传出去名声不好!而且,国尉也是显职了。尉缭的父亲没道理会为此去韩背魏。

心里面虽然明白魏国所说的好处应该就是不再担心秦国经由函谷关侵略韩国,但韩王然还是装作一副大喜的样子,说道:“魏王的意思是,要将函谷关转给寡人的韩国吗?先生请放心,等寡人的韩国拿下函谷关,一定不让秦军东进半步!”

段干崇想哭的心都有了,哪有韩王然这种自作主张的君王,哪怕是自己想答应,魏王也不肯啊!段干崇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道:“王上说笑了!这函谷关原本就是我们魏国的!只是被秦国抢占去了而已!这次,我魏国下了如此大的血本,对函谷关是势在必得的!”

韩王然心里冷笑道:“这天下还是周王室的呢!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谁的拳头大才是硬道理!不过嘛,寡人原本就没想要函谷关!树大招风!低调!得低调!就当便宜你们好了!”

但为了争取更大的利益,韩王然却装作一副泄气地样子,没精打采地说道:“这样子啊!那寡人又要切断秦军的退路,又要抵挡誓死反扑的秦军,还得冒着巨大的风险强攻函谷关,只换来贵国的一个保证?这有些划不来,划不来!”

段干崇也知道,没有足够的利益休息打动眼前这个精明的君王,毕竟这个背信弃义的时代,实实在在的利益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对此,魏国君臣早有准备,于是段干崇用一副充满诱惑地语气说道(欲见魏国开出什么条件,请见下回解说,哈哈!)

第四章 韩国的动作

“如果王上愿意帮助我魏国攻下函谷关,吾王愿意将渑池百里之地送给王上,以为谢礼!”段干崇诱惑地说道。

渑池本属洛阳边邑,春秋时属虢国、郑国,后韩灭郑,归韩。宜阳大败后,属秦。数十年后,韩王然领兵拿下宜阳,出于让魏国死扛秦国的需要,韩国没有收回渑池。韩王然想不到,如今魏国拿这个顺水人情送与自己。

对这个民不过万户的城邑,韩王然心里其实是有想法的。如果魏国拿下了函谷关,渑池也就不再处于抗秦的第一线了。配合着身后的新安、宜阳,渑池可以加大韩国三川郡的防御纵深,有利无害!不过,想必另一个地方,渑池的份量还是轻了些。

韩王笑了笑,推诿道:“渑池地处中原,人口繁密。依托崤塞和前出的陕、焦两邑,贵国可层层设防。君子不夺人所爱,寡人看,这渑池就免了吧!”

段干崇一愣,韩王然居然拒绝自己了!这么一件好事,按照常理来说是不会被拒绝的。一向聪颖的段干崇一时之间也摸不透韩王然的心思,只能试探性地问道:“王上的意思,两国的合作……?”

“依照寡人来看,两国合作利大于弊!寡人心里面当然是希望能够帮助贵国拿下函谷关的。既然魏王想要以土地来致谢,那寡人可不可以自己来选?”韩王然虽然是征询的语气,神色之间却颇为不容置疑。

段干崇终于明白了,原来韩王然压根没有看上自己给出的条件!换一块地未尝不可,但就怕韩王然狮子大开口,挑那些富庶的地区。到时,自己可就不好向魏王交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