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页(1 / 2)

“哦?王中丞所奏何事啊?”秦王好奇地问道。

众大臣内心都是一凛,御史中丞负责纠察百官,不知又是哪位官员撞了“大运”,被王申抓住了把柄,希望千万别是自己。

“臣下有一物要献给王上。”

说完,御史中丞从怀中掏出一件用丝绸包住的物件。

宦者令小心翼翼地接过、展开,待确定无危险后,将其呈献给秦王。

秦王接过一看,倒也没发现什么异常,于是问道:“此为何物?”

“回禀王上,此物名为纸张,是新郑新出的物件,用来写字最是方便不过。王上不妨一试。”御史中丞恭敬地说道。

秦王拿起毛笔(注:蒙恬改良了毛笔,并不是发明)一试,果真如此。对于用惯了竹简的人来说,用纸张写字简直是非同一般的享受。对,就是享受。

“这是韩国的新发明?是怎么做出的?王爱卿知道吗?”秦王迫不及待地问道。

身为一国之君,他比谁都看出了这里面蕴含的巨大利益。竹简太过笨重,携带不便,帛书又太贵,书写还会渗出。如果用纸张来代替,不仅可以完美解决他们的缺陷,还能节约大量的时间。要知道,做竹简也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

“王上,这是臣下的门客路过新郑时购买的,一张要价足有二十钱。不过据商家所言,这是因为刚推出的缘故,想来以后售价不会超过十钱一张。此物为韩国太子然的发明,不过多是坊间传闻,臣以为不足为信。但具体是怎么制作的,臣下门人来得匆忙未及查明,臣下就不得而知了。”

秦王点了点头,心道既然确定是新郑的产物,派人一查,想必就会知道怎么生产,这倒不要紧。

“来人,御史中丞王申献纸有功,着赐百金。”秦王开怀大笑,说道。

“臣,谢王上隆恩。”御史中丞谢恩。

“丞相,你速速派人去往新郑,尽快把如何造纸弄清。此事若成,寡人必有厚赏。”

一个命令刚下,秦王又下了第二个命令。

“喏!”丞相魏冉领命退了回去。

“众爱卿,如今正是农忙时节。待下月农忙结束,寡人欲派二十万大军收复河东、河西两郡。这段时间,望各位各司其职,为我大军出征做准备。”

“治粟内史何在?”秦王言道。

“臣在!”一个大臣恭敬出列。

“两个月内,你要给寡人筹集可供二十万大军三个月的粮草,此事务必办妥,知道了吗?”秦王不容置疑地说道。

“臣遵命!”

“大良造何在?”秦王继续点名。

“臣在!”武安君白起躬身出列。

“寡人命你制定好计划,待兵出函谷,你要用最短的时间给寡人收复失地。寡人不希望再有野王、伊阙这样的事情发生,听明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