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页(1 / 2)

“是啊!将军!白起如今有十四万大军,和我们三国联军相差无几。秦人素来彪悍,想必是不怕我们的。”一个校尉开口言道。

“秦军三面设置障碍,独留西面便于我们进攻,莫非有诈不成?”一个校尉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很有可能,但也许是秦人对自己的防守很有信心。毕竟西面是秦军的前进方向,设置这么多障碍的话,秦军回师也不方便。”

“只可惜,现在急的是秦军。秦军想和我们决战,我们偏偏不如他们的愿。末将以为我们大可以袭扰为主,一来损失最小,二来令秦军顾此失彼。当然,若有良机,袭营也是可取的。此战过后,秦国当知我大赵铁骑的厉害之处。”副将说出了自己的建议。

“哈哈!我意也是如此。无论如何,我们就绕道西面去吧!秦军的一番好意我们可不能拒绝了。”廉颇发出爽朗的笑声。

一声令下,八万赵军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整齐划一地绕过秦军方阵向西而去。白起惊讶于赵军的谨慎,却也没大失所望。

西面,方阵的西面才是白起的杀手锏。如果赵军选择把西面当成突破口,那就有意思了。那里摆放着秦军所有的投石车,攻城弩,数量之多足以狠狠撕下赵军好大一块肉。

当然,如果赵军安于现状不主动进攻,白起也不介意。因为自始至终,白起选择的突破口都是韩、魏两军。如今成功调动了赵军,白起的计划实际上已经成功了一半。

第五十二章 真假亲卫

战场上出现了奇怪的一幕,占据主动的赵军在绕到秦军西面后就再无新的举动。此时秦、赵两军相距不过十里,骑兵冲锋片刻即至。但赵军一反常态的下马休息,甚至有赵军开始埋锅做饭。

白起也下达了奇怪的命令,大阵里秦军大部分都获准休息,只留下少部分警戒。表面看上去,秦、赵两军实在拿战争作为儿戏,双方都没有较量的心思,反而像是在开一场盛大的冬日野炊。如果不是双方的士卒都紧握着寒光闪闪武器,也许真会有促膝长谈,东拉西扯的场面。

廉颇和白起谁也不愿意率先动手。廉颇是不想以寡敌众,忌惮秦军的实力。白起则是不愿放弃结阵的好处,赵军俱是骑兵,来去自由,主动进攻的话战果也不会大,反而一旦露出破绽就是大败。双方就这样僵持着,耐心地等待对方露出破绽。

一个时辰后,韩、魏两军从地平线冒了出来。

“报!前方十里外发现秦军主力。”一个斥候跳下战马,单膝跪地,整个动作异常流畅,大声禀道。

“再探!给我查清赵军主力现在的位置。”

“喏!”斥候领命而去。

望着远去的斥候,太子然收回了心神,朝近前的晋鄙说道:“晋将军,想必廉将军已经将秦军堵在了前面。接下来如何应付秦军,不知将军有何高见?”

晋鄙略一思考,说道:“如今秦军旗帜已然在前,却不见廉将军大旗,想必赵国大军已绕道西面。白起大军当在十四万上下,与我三晋联军相当甚至略多。如今我们和赵军一分为二,当以谨守为上。”

“将军所想与我不谋而合。赵军阻秦军西进,我们阻秦军东逃,以此成东西夹击之势,秦军无论北上还是南下,都将进退不得。”

“但是我们也要提防宜阳方面的大军。秦军目前被我们夹击,赵军何尝不是被白起和宜阳方面的秦军夹击。时间越久,赵军的危险越大。”暴鸢出口补充道。

三人侃侃而谈,均认定强攻秦军得不偿失。白起心忧咸阳,势必会主动进攻。联军只需守好营寨即能掌握主动。

“报!卑职带回了廉颇将军的亲卫。”刚刚被派去侦查的斥候回来了。

“太子,暴将军,晋将军”来人一一抱拳行礼,接着说道:“秦军在南、北、东面遍设铁蒺藜、拒马,唯有西面仅有少数鹿砦。我家将军担心秦军逃入宜阳城,已经在大营西面堵住秦军。为免夜长梦多,我家将军想请韩、魏两军由东面进攻秦军,吸引秦军的注意力。然后我大赵铁骑由西面冲击秦军大阵,冲破秦军阵势。”

太子然三人略一犹豫,廉颇和自己的意见有所冲突。想来赵军也担心腹背受敌,尤其是夜里,骑兵的优势发挥不出来,秦军很有可能会趁机逃跑。毕竟区区四十里的距离,又有宜阳的大军接应。这样做也有一定的道理。

来人一看太子然三人的犹豫,当即说道:“我家将军担心秦军趁夜突围,宜阳近在眼前,一旦秦军入城,再难有这样的机会破秦。还请诸位万勿错失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