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聪没有拒绝,因为张彦早有交待,司马懿太过聪明,万一暴露了,该怎么做,张彦都已经安排好了。
于是,周云聪便按照张彦事先的安排,替司马懿送出了一封信。
半个多月后,周云聪再次返回,并且带来了燕王张彦的一封密信。正是这封密信,彻底的改变了司马懿,让司马懿意识到,原来这一切,都是张彦刻意安排的,目的就是让司马懿在成为天下笑柄的同时,在投靠别人的时候,别人就不会疑神疑鬼了。
也就是说,张彦是在让司马懿玩无间道,而且信中也点明了,如果司马懿可以让张彦兵不血刃的拿下荆州,那么今后就是夺取荆州的第一功臣,封侯、拜相,也是早晚的事情。
除此之外,其中还夹着一封来自兄长司马朗的家书,信中也是在规劝司马懿在荆州当卧底,利用刘琦对他信任有加的这个条件,来把刘琦扶上荆州之主的位置,然后效仿张彦,在荆州推行一系列的改革,并且排除异己,壮大属于他的势力。
当时机成熟之时,张彦就会发兵南下,兵不血刃的拿下荆州。
后来,司马懿几经思考,最终答应了张彦,名义上是刘琦的军师,而实际上,却是张彦的卧底。而周云聪,也留在了他的身边,负责保护他,传递消息等重要事情,但又恐惹人怀疑,便化妆成老头,成为了司马懿身边的一个老管家。
其实,司马懿也曾经想过自己帮助刘琦,然后以荆州为跳板,积攒实力,与任命他这个状元当亭长的张彦相抗衡。但是当司马懿真正的了解到荆州的派系时,这才知道荆州这潭水是多么的深,而他所依附的刘表公子刘琦,只是一个软弱无能的人,荆州真正的大权,都控制在蔡氏的手里。
除此之外,还有张绣、刘备、张允等多股势力,看似平静的荆州湖面下面,实则暗流涌动,汹涌澎湃,稍有不慎,就会有被颠覆的危险。于是司马懿在江夏静静的观望着,在等待着一个时机,一个可以一举入住荆州,成为实际权力掌控者的机会。
而这个机会,终于在刘表兴兵讨伐张彦的时候被司马懿看到了,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司马懿终于得以入住荆州,但是要真的站稳脚跟,就必须要排除一切的威胁,包括荆南都督刘备。
所以,刘备是悲催的,他苦心经营了数年的荆南四郡,结果在司马懿的一席话中,就此瓦解了。对于司马懿来说,这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而且也是一个消灭刘备的绝佳机会。
如果刘备率军去了新野,那么他就会处在张彦和司马懿的夹击之中,如果他不去,那更好办,直接革职,爱上哪里凉快就去哪里凉快,要想杀他,派遣刺客刺杀即可。
第513章 刘备的宿命(1)
又是一个不眠之夜,刘备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一夜都没有合眼,脑海中还在想着自己到底该怎么做,又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面对这场突然的变动。
是逆来顺受,得过且过?
还是辞官不做,远走高飞?
可是天下之大,刘备竟然找不到一个自己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一小片天空,哪怕只有一小片也好啊。
但现实是残酷的,刘备昔日的美好梦想,就在今夜彻底的破灭了。当荆南都督的这几年,让他意气风发,更让他如鱼得水,看似功成名就,其实却还不及别人的一句话。
只一纸调令,便让他这几年的心血全部白费了,人走茶凉,树倒猢狲散,一旦离开了荆南,就等于离开了让他壮大的沃土。
他甚至想过离开刘表,荆州处在南北的要冲,东西的要道上,是个四战之地,但是离开之后,他又能到哪里?
思来想去,刘备把目光瞄准了位于益州的刘璋,刘璋是益州牧,与其父刘焉自汉灵帝时,便一直久居益州,更何况,刘璋也是汉室的后裔,其皇族的血统,要比刘表来的更加纯正,是汉鲁恭王的后裔,更重要的是,刘璋祖籍荆州的江夏,是竟陵县人。
刘表和刘焉,同样是西汉鲁恭王的后裔。在王莽篡汉的时候,天下刘姓王室都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而鲁恭王的后裔也在王莽打击的范围之内,而后在爆发的推翻王莽建立的新朝的造反浪潮中,刘焉、刘表的祖先都积极的加入了这次反抗的浪潮,并且成为了刘秀的开国功臣,受封为侯。到了东汉章帝时期,又因为一些其他原因,刘焉、刘表的祖先失去了侯爵,而且被分别迁徙到了江夏竟陵。和山阳高平。从此有了两个分支。
刘焉的祖先正好被迁徙到了江夏竟陵,刘表的祖先则被迁到了山阳高平,而刘焉的祖先是刘表的祖先的哥哥,是长子嫡孙。而刘表的祖先是庶出。两个分支都在当地传承了下去。
不过。到刘表的爷爷时,刘表的爷爷无法生育,则把老婆的侄子给过继了过来。这就是刘表的爹。所以,刘表这一分支,到刘表的爷爷时,就已经绝后了。而刘焉这一脉,则一直延续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