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页(1 / 2)

张绣知道,这是杨修在劝降,他冷哼了一声,便问道:“那第二条路呢?”

杨修笑道:“第二条路就不用我多少了,如果我们再僵持一夜,明天一早,你们肯定会有不少人被冻死,也根本用不了我们动手。如果一直这样僵持下去,你们就会全军覆没。而且。我的援军才刚刚抵达一部分。还有绝大一部分尚未抵达,等我们的援军全部抵达之时,你们就只能等死了。”

张绣和部下的将士们都听的仔仔细细,部下的将士们也都用期待的目光望着张绣。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愿意就这样死去。他们都牵挂着自己的妻儿。想象着自己能够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就连张绣本人也是这样想的,谁会没事想去死?

可是,张绣却迟迟不做回答。如果就这一投降了,那他也太没有面子了,自己居然败给了一个书生之手,以后传了出去,他张绣的面子还往哪里搁?

但张绣转念又一想,身边这大约两万人都在眼巴巴的看着他,都在等待着他的答复,只要他一句话,便可以将这些人全部救下来,只要他一句话,这些人也会因他而死。

左边是天堂,右边是地狱,张绣的内心里风起云涌,自己该怎么做?

“张太守,正所谓蝼蚁尚且贪生,何况你们又都是堂堂正正的人?这些人的生死,全凭张太守一句话,生死也在张太守的一念之间,我希望张太守能够慎重的考虑考虑。也请张太守要明白一个道理,胜利的不一定就是英雄,失败的也不一定是懦夫。”杨修见张绣一番若有所思的样子,便继续劝降道。

话音一落,张绣还没有开口说完,围在张绣身边的一群心腹就凑了过来,纷纷跪在了地上,向着张绣说道:“主公,我等妻儿老小都在南阳,全家都指望我等一人,若是我等死了,他们也绝对生存不下去,希望主公能够慎重的考虑考虑,投降的话,至少我们还可以重头再来,万一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其余人也都急忙随声附和着,大都是一个意见,那就是投降!

张绣皱着眉头,望了一眼心腹胡车儿,问道:“你觉得我该怎么做?”

胡车儿道:“如果主公一句话能够拯救数以万计的生命,即使会有损声名,那又如何?请主公扪心自问,这些兄弟中,有不少人都是跟随主公走南闯北的人,他们几时贪生怕死过,如今我军为形势所迫,非战之罪,主公也不必过于纠结。”

张绣又沉思了片刻,便向前走了两步,朗声对杨修说道:“杨太守,我答应你的条件,我张绣愿意为了这近两万人的生命,选择投降,请杨太守说话算话,千万不要失言,否则我张绣就算是做鬼,也不会放过你的!”

杨修听到张绣的回答后,顿时开心不已,当即说道:“张太守,你放心,我一定会履行我说的每一句话的。”

持续了一天的战斗,终于在夜幕降临的时候结束了,张绣率领胡车儿等一万八千六百名将士,全体弃械投降。

杨修开心不已,便下令让人按照他的吩咐,为这些降兵埋锅造饭,并且专门在城中空出了一片地方,作为给这些将士们居住的地方,让他们好渡过一个寒冷的夜晚。

除此之外,杨修更是派遣大军进行监视,监督着这些降兵的一举一动,毕竟这些人都是被迫投降,又都是训练有素的正规军,万一暴走起来,就算是赤手空拳,也会让杨修他们吃不消。

经过协商,杨修让刘宠和魏续的部下负责看管这批降兵,然后派人将刘宠、魏续、张绣、胡车儿,以及各县前来营救他的县令,还有自发组织起来的大大小小的头目们,都聚集在府衙大厅里,进行了一番宴请。

而关于张绣的事情,杨修则写了一封书信,连夜送往彭城,向张彦请命,看看如何处置张绣比较合适。

第500章 荆州风云(12)

就在张绣向杨修投降的同时,刘表率领中路军,兵分三路而进,浩浩荡荡的朝着汝南郡的郡城平舆而去。

沿途经过的县城,得知刘表率领大军前来,各县的县令都纷纷望风而降,更是亲自率领手下的属官到城外去迎接刘表的大军,对刘表的到来,都热烈欢迎,并且道出了这些年受到张彦压迫的一肚子苦水,更是庆幸刘表的到来,或许大汉会有一个新的明天。

刘表此时此刻的心情别提有高兴了,官员们的这些话,像是蜂蜜一般,多灌进了刘表的肚子里,也让他内心的虚荣心极度的膨胀了起来,似乎自己真的成为拯救汉朝的大救星。

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各县的官员既然主动前来投降,刘表也就没有必要去攻打他们了,因为刘表的目标是平舆,沿途的县城他根本看不在眼里,而且也不想就此浪费时间。说实话,这兵分三路就是为了制造声势,让敌军不知道他来了多少兵马,给敌军一种压迫感。

事实证明,他的目的达到了,因为这些主动前来投降的县令们,就是最好的证明。

刘表这一路非常的顺利,沿途所过之处没有遇到任何抵抗,相反,敌军还主动前来巴结他,让他的心里再次燃起了年轻时的雄心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