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这片戈壁滩是很正常的,虽然难走,但也不至于会被困死在这里。但当大汉攻占了居延城之后,并且在这里设立了属国。为了防止匈奴人从漠北入侵居延城,其中一任属国都尉便带了三千人。深入这片不毛的大戈壁滩,对这里进行了一番改造,用这些丛生的乱石,布置下来了一个迷阵,凡是进入这片地域的人,都会迷失方向,曾经为抵挡匈奴人的入侵立下了汗马功劳。

从布下这个迷阵开始,一直到那个属国都尉死的时候,这片戈壁滩上活活困死了数以万计的匈奴人。

当这个属国都尉临死前最后一次抵达这片戈壁滩上,看到迷阵里成堆的尸骨,其中甚至还有一些商队遗留下来的货物,心中略有不忍。直到这时,这个属国都尉才觉得自己把事情做到有点太绝了,于是便将如何走出这片迷阵的办法告诉了自己的儿子,让自己的儿子牢牢记住,并且留在这片戈壁滩附近,专门将误入迷阵的商队给带出来。

后来,他的儿子专门成为了这片迷阵的守护者,从他手中救出去的人不下万人。

其中有聪明的商队,便将如何走出这片迷阵牢牢的记在了心里,从此代代相传,迷阵也成为了这些商队的一个另类避难所,如果遇到袭击,便可直接进入这片戈壁滩,那些掠夺者,都不敢擅自进入这片被称为鬼域的地方,也只好就此作罢。

而阿尤布偏偏是个极为聪明的人,走过一遍这戈壁滩,便将如何走出去给牢牢记在了脑海里,并且在沿途留下了只有他自己看得懂的标记,以便以后经过此地时,再次迷失了方向。

两万多大军,在阿尤布的带领下,很快便穿越过了这片戈壁滩,而当最后一个骑兵走出这片戈壁滩的时候,天色大亮,太阳从东方升起,金色的阳光照耀在这支军队的身上,仿佛给这支军队笼罩上了一层圣光。

出了大戈壁滩,便是一马平川的大草原,骑兵的优势立刻发挥了出来,一行人狂奔五十里后,终于显现出疲惫之势,便在附近找了一片可以遮阳,并且以供休息的树林。

于是,所有人马都钻进了树林里,并且躲在树荫下,席地而睡,好好的休息一下。

草原地带,是极为空旷的地带,有什么风吹草动,大老远便能看见,所以白天行军暴露目标的危险性很大。

据阿尤布说,虽然说鲜卑人正忙着在金微山对付呼衍辉的联军,但是丝毫没有放松在稽落山一带的防御,巡逻队伍以及巡逻的地点甚至比平时增加了一倍,五十里开外,便是密布的巡逻队,每支巡逻队大约五百骑,如果撞上了,就会被发现,丝毫起不到任何偷袭的效果了。

所以,张彦才决定,白天养精蓄锐,晚上抹黑行动,反正有阿尤布当向导,不至于会迷路。

众人大多都累坏了,倒下便睡了,只留下少数人在树林外面放哨,并且及时的进行换岗,不至于让士兵感到疲惫。

不知不觉,等到他们都醒过来,已经是深夜了,这里距离稽落山还有大约二百多里的路程,张彦重新集结军队,再次踏上征程,又疾奔了一夜,在距离稽落山大约还有六十里的地方停了下来,然后派遣斥候去打探消息,注意鲜卑人巡逻队伍的时间间隔,以及巡逻的地点,看看能否利用漏洞直接进入鲜卑人的腹心地带。而其余人,则都静静的等候在栖息地。

大约一个多时辰后,派出去的斥候都陆续返回,向张彦禀告了鲜卑人的巡逻队伍的情况。

经过仔细的分析,张彦终于找到了几个防御较为松懈的地方,下令分批次从这几个地方进去,然后统一在稽落山会合。

不过,在这之前,要先让将士们休息好,只有精神好,才能打胜仗。

又经过一个白天的休息,到了夜晚的时候,张彦将兵力分成了八部分,他亲自带领着庞统、阿尤布为一部分,而太史慈、许褚、马超、马岱、庞德、王双、杨阜七个人则各带领一部分兵力。

鲜卑人的漏洞共有四处,八部分兵力分成四路,分别从四个不同的方向朝着稽落山而去,等进入了鲜卑人的腹心地带,四路军再次一分为二,分别从四面八方同时向稽落山的鲜卑人发起进攻,每部分兵力都携带着一部分霹雳弹,杀入鲜卑人的营地之后,主要进攻对象是鲜卑人的单于庭,并且以制造混乱为目的,彻底搅乱整个鲜卑人的营地。

如果不这样做的话,鲜卑人毕竟人数众多,而且他们都是马背上的民族,骑上战马,挽上弓箭便是士兵,一旦鲜卑人反应过来,将会对他们很不利。

作战指令下达到每一个人,所有人都卯足了一股子劲,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而那些首次上战场,从民兵变成士兵的人,尤为的兴奋。从张彦招募民兵的那一刻起,他们就转为了民兵,当兵也差不多有好几年了,除了维护地方治安之外,没有上过战场。

张彦平定河北之时,曾经一度将民兵调到战场上,但是担任的也只是运送粮草的任务,从未正面和敌人交锋过。而且这些民兵当中,有不少人都已经习惯了这种军旅,也有不少有能力的人,都迫切的需要一场战争,一场属于他们的光荣之战,以达到建功立业的目的。

命令下达了下去,大军分成四路,张彦和太史慈一路,马超和杨阜一路,许褚和马岱一路,庞德和王双一路,四路兵马,分别抵达四个地点,然后在出现漏洞之时,便火速奔驰进去,以免遇到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