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页(1 / 2)

弄清了鲜卑人的势力分布,以及大致人数,张彦的心里才有谱。不过,鲜卑人的人数未免也太多了,在贺兰山一带的中部鲜卑步度根他们先不用管他们,去年他刚刚击败东部鲜卑,步度根距离并州很近,又接连收留了不少东部鲜卑的民众,应该很清楚他的厉害,不敢招惹是非,而且也没听说这一带有鲜卑人作乱。

所以,张彦现在的目标是西部鲜卑,西部鲜卑不仅占据了敦煌,还威胁到了整个凉州西部以及西域,要想重新启动丝绸之路,就必须要扫平一切障碍,西部鲜卑的威胁,必须要拔除。

而且,拔除西部鲜卑之后,整个西域都应该会感受到汉军的威风,这是敲山震虎的策略,也可以为以后称雄西域做好铺垫。

鲜卑人虽然多达四五十万人,但也并不是不可战胜的,因为张彦有火药,经过一年的积蓄,他所制造出来的霹雳弹已经有一定的数量了,这次率军西征,也一并带来了。

而且火药易于研制,只要找到材料,就能进行配制。其实,张彦除了要开通丝绸之路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控制西域的硫磺矿。

近一年来,他所配制的火药,硫磺的主要来源就是从西域经过商队运输到长安,再由长安运到濮阳进行配制,但这些硫磺都是用金钱购买过来的,当年张辽认识了一个来自西域的商人,这才有源源不断的硫磺运到大汉来。

但是每一次硫磺的运来,他都要损失极大的一笔钱财,所以对此,张彦很是不屑,再加上国内经济不景气,税收不上来,卖官鬻爵所得的钱财只是一时的财富,却撑不了多久,所以他才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先放着江东的孙氏、荆州的刘表、益州的刘璋等不管,无论如何都要先平定西北,进军西域,夺取硫磺矿,以及开辟丝绸之路,如果做的好的话,用不了五年,国内不仅经济会腾飞,军事力量也会得以加强。

此时,张彦开始着手布置兵力,但他并没有下令出征,而是继续选择了等待,等待着并州方面的消息。

次日,虎烈大将军太史慈亲率三千精骑从并州赶来,一路风尘仆仆,终于抵达了上邽县城。

太史慈的军队一到,张彦立刻下令大军出发,并让马超调集精兵强将,在武威进行会师。

根据张彦的决定,马超部下精锐全部参战,他所带来的五万五千人的大军,只带走两万五千人,其余三万人留守在凉州,用于保障治安之用。

马腾、马超、马铁、马休、马刚、马岱、庞德、杨阜、杨秋、成宜等人共计七万人,全部随军出征,张彦带来的那三万民兵组成的大军,全部交给徐庶统辖,负责守备凉州境内的安全。

而许褚、太史慈、诸葛亮、庞统都一起随军出征,这支由汉军、马家军、羌人共同组成的联合军,共计十一万余人,从各个不同的方向,都朝着武威而去,正式踏上了西征的路途。

第451章 西风烈(18)

苦重而炎热的空气仿佛停滞了,火热的脸愁苦地等侯着风来,太阳在蓝得发暗的天空中火辣辣地照着,整个西北的大地仿佛笼罩在一片火炉之中。

七月的天气格外的闷热,而最近十几天,也没有下过一滴的雨水,大地龟裂,严重干旱。

张彦率领着大军从上邽县出发,先在榆中城和杨秋、成宜的军队会合,然后再合兵一处,沿着河流朝武威方向而去。

在这样炎热的天气里行军,实在不怎么好受,有不少张彦的带来的民兵因为适应不了天气,都中暑了。

无奈之下,张彦只好调整行军的时间,白天找个地方避暑,夜间乘着一丝丝凉意行军。

行军的时间一经调整,便立刻显现出来了他的利弊之处。好处是,士兵们不用再顶着烈日,冒着酷暑行军了,可弊端确实,夜晚视线不好,行军较慢。

不过,大军里有一大半都是凉州本地人,对地形也十分熟悉,在他们的带领下,大军终于在几天后抵达了武威。

武威太守庞柔得知张彦、马超率军到来,急忙布置一切,亲自率领属官出城迎接。

庞柔是庞德的堂兄,武艺虽然不及庞德,但在治理地方上却颇有建树,庞德虽然是马超的心腹,但庞柔确实凭借着自己的能力才担任这么一个要职的。

马腾之前为安定太守时,庞柔就是马腾身边的左膀右臂,他先给马腾当幕僚。后来被任命为临泾县令。将临泾县治理的井井有条。

马超消灭了韩遂的势力后。因为武威是东西方向的交通要道,几经考虑,便任命庞柔为太守,希望庞柔能够把武威治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