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页(1 / 2)

酒宴中,姜超的两个堂弟,姜囧、姜约作陪,由于马超的到来,所以每个人都很高兴,传说中的天将军,谁不想一睹尊容啊。

酒过三巡,不知道怎么的,大家提起了李广的部下,姜氏兄弟对李广的部下很是痛恨,也很激动,破口大骂李广,虽然李广已经死了,但还是不能够接触姜氏兄弟对李广的恨意。

随后,大家经过一致商议,决定明天由马超带领着,前去南山剿灭李广的余部,还丝绸之路一个太平。

第二天一早,姜超便集结了队伍,姜囧、姜约各自点齐兵马,跟随姜超一起,聚集在山寨外面的一个空地上。

而马超也让王双集结了队伍,和杨阜一起,带着姜超的队伍,前往南山剿灭马贼。

南山就是祁连山,盘踞在这里的山贼都是李广的余部,李广死后,部众都由老三李利接管了,正当老三准备集结队伍去为李广报仇之际,人报姜超率领部众朝这里来了。

于是,李利率兵迎战,将兵马在祁连山下排开,静静的等候着姜超等人的到来。

李利的部众远多过姜超的部众,大约有五百人,漫山遍野的,到处都是,有些地方还故意打出旗帜,给人一种错觉,似乎他有很多人一样。

当马超率领王双、杨阜、姜超、姜囧、姜约等人来到祁连山脚下时,赫然看到这漫山遍野的马贼,都吃了一惊,万万没想到这里的马贼会如此之多。

不过,很快马超、杨阜便观察出来了一丝端倪,认为这是马贼们虚张声势之计,以迷惑他们。

于是,杨阜向马超献计,让姜超前去挑战,然后故意诈败,诱敌深入,以优势兵力将李利斩杀。

姜超依计行事,单枪匹马的前去单挑李利,李利也不示弱,出马迎战,与姜超斗了几个回合,姜超便诈败而走,李利不知是计,纵马追去,结果反被马超一枪刺死,其部下顿时群龙无首,纷纷作鸟兽散。

马超驱兵掩杀,并未去追赶马贼,而是径直上了祁连山,将马贼的山寨一把火给烧了,让马贼无处可去。

随后的两天时间内,马超让人四处追捕马贼,抓获了不少人,全部带回合黎山,表明身份后,那些马贼纷纷表示投降马超。

于是,河西走廊上的两伙马贼均被马超平定,姜超等人暂时在合黎山停驻,马超率领王双、杨阜等人继续向西前行,直奔敦煌。

第441章 西风烈(8)

马超解决了位于河西走廊两侧的马贼,将其收编到自己的帐下,但并未立刻带他们走,而是先前往敦煌完成他的重要使命,回来之后,再带他们离开这里。

一路向西,没有了马贼的骚扰,道路要顺畅许多,只是,这个消息其余商队并不知道。古代的消息传递全部靠人来完成,即便是这边死了一个人,那边也要过一段时间才知道。这就是古代消息传递的弊端。

从张掖郡一路向西,便是酒泉郡,酒泉以“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始建于汉武帝时期,当年汉武帝迁徙汉民数万户到此落户,开垦荒地,种植农作物,酒泉因此成为了一片肥沃的土地。

但是到了现在这个时期,酒泉城早已经残破不堪,汉民留在酒泉境内的少之又少,多数能够见到骑马纵横在酒泉境内的匈奴人、鲜卑人、羌人、乌孙人,这些都是游牧民族,人人都骑马,在这片土地上,来去自如,他们三五成群,四六结伴,经常出没在荒山野岭之中,或驻足观望,或策马狂奔,总是给人一种不安的感觉。

直到此时,马超才知道,丝绸之路上真正令人害怕的不是那些不成气候的马贼,而是这些羌胡杂骑。这些胡骑都是散兵游勇,或是被放逐的牧民,又或是逃走的奴隶,总之这些人杂居在一起,纵横在酒泉到敦煌的要道上,过上了打劫财物的生活。

但是,这些人却不敢对马超下手,因为他们的队伍当中有羌人。羌人对马超非常敬畏。羌人知道马超的打扮。所以远远观望,在确定是马超之后,谁也不敢轻举妄动,更是劝阻了其余同伴。

马超等人,沿着丝绸之路一路向西,沿途碰到不少羌胡杂骑,也碰到不少从西方向东方而去的商队,时而会主动去和商队里的人攀谈。打探去敦煌的道路。

经过十天的长途跋涉,马超等人终于抵达了敦煌境内,一路上可谓是有惊无险。

沿途驿站早已经荒废,大汉的军队也早已经对这里失去了控制,就连大汉的最后一点余威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