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页(1 / 2)

马超听后,登时心血澎湃,立刻答应了杨阜的建议,但是他担心自己无法说服敦煌索氏,于是便让杨阜与自己同去。

杨阜自然乐意随行,马超便让马岱暂时代替自己的职务,他带上王双和二十名随行的近卫,和杨阜一起,带着两车礼物,正式前往敦煌。

……

韩遂被杀的时候,董昭从冀城里逃了出来,马不停蹄的赶回了雍州,向雍州刺史钟繇说明了凉州的情况,并写下了一封书信,让钟繇派人火速送到彭城,而董昭则留在雍州,与钟繇一起商议,秘密集结军队,准备趁着凉州动乱之际,带兵杀入凉州。

谁知,不等斥候带着董昭的书信赶到彭城,凉州便传来了消息,马超成为了凉州动乱中最大的获胜者,趁着韩遂部下八将自相残杀之际,一举击败了韩遂的余部,并且借助羌人的力量廓清了凉州。

董昭得知此事后,顿感错失了占领凉州的良机,一番感叹之后,便辞别钟繇,并且亲自赶回彭城,向张彦述说一切。

随后,张彦的书信虽然来到了雍州,让钟繇发明攻打凉州,但此时良机已经失去了,钟繇便写明原因,回绝了张彦的命令,再次派人送往彭城。

董昭回到彭城之后,向张彦述说了一切,张彦听闻马超占领了凉州,顿时叹了一口气,道:“狮儿难于争锋也!”

但是,重新开辟丝绸之路,是迫在眉睫的事情,马超廓清了凉州的乱道,也未必就是一件坏事。而现在马超的父亲马腾已经到了彭城,正担任卫尉一职,马超的两个弟弟马铁、马休也被封为了骑都尉的官职,张彦于是便召见马腾,向马腾说明了凉州的情况,准备敕封马超为凉州牧,镇西将军,替朝廷守卫凉州。同时,也向马腾说明了朝廷急需重新开辟丝绸之路的想法,需要马超在凉州予以配合。

丝绸之路已经荒废多年,大汉自黄巾之乱后,凉州一直动乱不安,丝绸之路到了凉州,就像是断线的风筝一样,近年来,凉州的羌人渐渐老实了,东西方的商队才逐渐活跃起来,但是要想确保丝绸之路的开通,就必须要有强大有力的军事作为保证。

恰恰马超是羌人心目中的神威无敌天将军,由他坐镇凉州,足以对羌人进行威慑,羌人不敢乱来,那么其余游牧民族自然就不敢动弹。

马腾知道张彦的意思后,立刻修书一封,派儿子马休亲自赶赴凉州,向马超述说情况。

同时,张彦颁下了一道敕封马超为凉州牧、镇西将军的圣旨,请马休一并带往凉州。

第436章 西风烈(3)

经过几天的长途跋涉,马超、王双、杨阜等人终于抵达了张掖郡境内。

黄沙漫卷着西风,空气中弥漫着无尽的荒凉,苍茫的大地上丘陵起伏,风沙漫天,巨兽的头骨静静地半掩在土中,到处都弥散着死亡的气息。

越是往西,越显得荒芜和悲凉,众人沿着丝绸之路,一路向西,途中经常会遇到来往于这条道路上的商客们,他们个个都紧张兮兮的,跟随在商队身边的是一个个雇佣来的马刀手,负责保护商队的安全。

马超等人在这些庞大的商队当中,算得上是不怎么起眼的,总共就两车东西,二十多个人,但每个人都全副武装,严阵以待,显得极为规整。

路上也零零星星遇到不少马贼,但却从未有哪个马贼敢过来招惹马超他们,或许是因为马超等人展示给外人的那种威武,又或是马贼们根本不屑于劫掠马超这么小的队伍。

张掖郡地处武威郡之西,与武威郡接壤,但是两郡的情况却形成了千差万别的态势,武威郡的治安相较良好,郡内很少有马贼活动,但张掖郡却是马贼纵横,如果你没有在郡内遇到过马贼,你真不好意思说你来过张掖郡。

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合称河西四郡,是汉武帝时期,汉军击破匈奴,占领了这些地区所设立的郡县,从此以后,河西四郡便成为了凉州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西指的是河西走廊,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介于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间。长约九百公里。宽数公里至近百公里,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形如走廊,又位于黄河以西,故称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沟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但自黄巾之乱以后。凉州不断的发生动乱,武威以西尽皆为羌胡所占领,汉人大多退到了汉阳郡一带。黄巾被平定之后,董卓弄权,群雄争霸,中原地区陷入大乱,大汉朝廷也名存实亡,汉军更是无力再收复失地,即便是割据于凉州的韩遂、马腾等人,也因为武威以西羌胡人多势众。而未敢轻举妄动,以至于十几年来。张掖、酒泉、敦煌都一直处于无主之地,羌胡之间互相争夺,但汉人却再也没有了在这里立足的资本。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马超也很好奇,敦煌索氏到底是如何在敦煌幸存下来的?

一路上,马超向杨阜询问过敦煌索氏的一些情况,但杨阜对其也知之甚少,知道当年韦康当凉州刺史时,敦煌索氏曾经派人到冀城,祈求韦康派遣军队进入敦煌。只可惜,韦康还没有做出回应,就被韩遂给杀死了,之后敦煌索氏便再无音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