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菜端上来之后,张彦便与糜竺随便聊了一会儿,谈及郯城扩建的事情时,张彦便问道:“兄长是几时扩建的郯城,我怎么没有在奏疏上看到?”
糜竺道:“因为我没有上奏,这几年郯城的人口不断增长,原来的城有些小了,人们生活的圈子也小了,扩建郯城更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我便向客商们募集了一些钱财,用来扩建郯城,并且专门为这些客商开辟出来了一片只属于商业的区域,以供他们经营。”
“我说呢!我看兄长建造新城和修葺道路用的都是水泥,看来兄长在建造城池上面颇有天赋啊!”
“这些还都是燕王的功劳,水泥不是燕王先使用的吗,而且燕王在修建彭城的时候,还使用了一种叫钢筋混泥土的工艺,建造的彭城坚固无比。我只是依葫芦画瓢而已。”
张彦呵呵笑了起来,话锋一转,便进入了正题,喝了一口闷酒,脸色也略显忧郁起来。
糜竺见状,便急忙询问道:“燕王殿下,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嗯,在兄长面前,我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其实我这次来,是来找兄长的,希望兄长能够为我出个主意。”张彦道。
糜竺抱拳道:“燕王若有任何难处,我一定会竭尽全力的帮忙!”
张彦道:“如今国库空虚,入不敷出,收支差距也越来越大,兄长是商人出身,而且非常善于经商,不知道兄长可否为我指点出一些赚钱的门路,以弥补在税收上的差距,充实国库?”
第411章 卖官鬻爵
糜竺倒是被张彦的这个问题给问住了,他确实是商人出身,虽然很善于经商,但是经商所得来的钱财,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得到的,那是通过商人不断的努力,一点一点积攒下来的财富。
而目前张彦所面临的问题是国库空虚,入不敷出,对金钱的渴望更是迫在眉睫,如何能够迅速得到金钱,根本不是通过经商所能办到的。
糜竺想了很久,这才缓缓的回答道:“燕王,一直以来,朝廷采取的都是重农抑商的策略,在等级制度森严的今天,商人的地位都很低下,即便是他们拥有富可敌国的财富,也未必能够换来在身份地位上的象征,甚至在别人的眼里,他们连一个农民或者工匠都不如。燕王如果能够提高他们的身份和地位的话,那些商人甚至可以心甘情愿的把钱贡献出来。”
张彦听完糜竺的这番话后,略微沉思了片刻,问道:“兄长的意思是,让我卖官鬻爵?”
糜竺点了点头,道:“这恐怕是目前来钱最快的方式之一了,我只是提出了一个建议,仅供燕王参考,至于该怎么做,这些都由燕王殿下来做出决定。”
封建社会里等级森严,士、农、工、商的等级制度从很早就确立了下来,而且这个等级一直沿袭了很久,深深的影响到了今后的历史。因为人们大多认为商人是奸猾之辈,正所谓无商不奸,是对这个等级制度最好的解释。
卖官鬻爵,虽然听起来有些不怎么光彩。但确实是解决现在金钱之困的一种办法。但是。不到万不得已。张彦不会去这样做,以免激起群臣的不满。
“除了这个方法,还有其他来钱快的方法吗?”张彦再次询问道。
糜竺道:“有,也是一劳永逸的一种办法。”
“什么办法?”张彦听完之后,心中一怔,急忙询问道。
糜竺道:“开采金矿!”
“对啊!”张彦猛然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开心不已的说道,“这个办法我怎么没有想到?找到一处金矿。将开采出来的矿石进行熔炼,然后就可以得到源源不断的金子,确实是一劳永逸!”
“燕王殿下先别高兴那么早,要开采金矿,就必须要先探明金矿,除此之外,还要招募矿工,开凿矿洞,这虽然是一劳永逸的办法,但是需要耗费的周期太长。对于现阶段燕王的需求来说,并不太适合。但燕王可以考虑把开采金矿列入到政事当中。派人先在全国各地探明金矿,然后再组织人开凿矿洞,最后还要建立一个熔炼厂,专门负责从矿石中提炼金子出来,就像是燕王殿下开采铁矿一样。”糜竺道。
张彦听后连连点头,感觉这次郯城之行,颇有收获,不虚此行。
接着,糜竺又向张彦建议打开通向江东的商道,陈登对江东所进行的经济制裁,其实糜竺并不赞同,因为在制裁别人的时候,也同样制裁了自己,江、淮、汝等地的商品无法输送到江东,商人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