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雪下的并不大。
袁绍掀开大帐里的卷帘,眺望着外面飘荡而下的雪花,稍微缓解了一下他郁闷的心情。
“主公,我想到了!”突然,一直待在大帐里的田丰,突然想到了一个计策。立刻说道。
袁绍听后。立刻扭头问道:“快说!”
田丰道:“铁索连环马阵固然厉害。可是由于将士身上披着厚厚的铠甲,以及战马也披着战甲,还有锁在战马身上的铁索,都非常重,再加上人的体重,这说明一匹战马的背上,至少驮着二三百斤的重量。战马驮着这么重的重量,肯定跑不快。而且。这样的战阵,需要十分平坦的地面才能发挥出功效。主公试想一下,如果铁索连环马阵行走在坑洼不平的道路上,能否发挥出其功效来?”
“肯定不能!”袁绍的眼睛骨碌一转,立刻明白了田丰的意思,忙道,“军师,我想我懂你的意思了。我这就吩咐下去,让全军将士挖掘沟壑,以防止铁索连环马阵再次伤害我军。”
田丰忙道:“主公且慢。光阻止铁索连环马阵出现在战场上还不行,一定要彻底的击败这些铁索连环马阵。让张彦知道,我军也并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可是,那些骑兵身上都裹着厚厚的战甲,刀枪不入,我军如何才能将其击败?”
田丰笑道:“那些骑兵虽然刀枪不入,但是他们座下的战马可并非刀枪不入,只要想办法杀死他们的座骑,那些骑兵就会失去优势。一旦他们从马背上坠落下来,我军士兵便可一拥而上,摘掉那些骑兵的头盔,就地斩首,则铁索连环马阵一战可破。”
袁绍哈哈大笑了起来,对田丰道:“这么说来,军师已经有主意了吧?”
田丰点了点头,当即将自己的计策和盘托出。
袁绍听后,赞不绝口。
正在这时,辛评从外面走了进来,向着袁绍行了一礼,然后抱拳道:“主公,曹操密报!”
“拿来我看!”
辛评递给了袁绍,袁绍拆开看了以后,便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说道:“这个曹孟德,怎么一日不如一日了?我给了他十万大军,除了高干在河东损失的三万大军,他还有七万大军,怎么还伸手向我要援军?”
在场的田丰和辛评互相对视了一眼,辛评便道:“主公,只怕曹操并非无能,而是想保存实力吧。”
“此话怎讲?”袁绍听后,立刻问道。
辛评道:“曹操非常善于用兵,帐下人才济济,手中又握有大军,我就不信,区区一个虎牢关,便能将他挡住。主公与曹操相识多年,应该明白曹操此人的奸诈。他此时按兵不动,恐怕是在坐山观虎斗。主公若是和张彦拼了个两败俱伤,这恐怕是曹操最愿意看到的。而且,属下怀疑,高干之死,曹操也难逃其咎。”
袁绍皱起了眉头,似乎来了兴趣,对辛评道:“接着说下去。”
“喏!”辛评先抱了一拳,然后才说道:“在我军攻下并州时,曹操曾经向主公申请过一次当并州刺史的事情,可是当时主公被我等劝住,改任主公的外甥高干为并州刺史,却只让曹操当了一个晋阳太守,仍然统属在高干之下。曹操此人雄才大略,并非是久居人下之人。属下之前就收到过密报,说曹操在并州打着主公的旗号招募兵勇,却秘密将其训练成为自己的私兵。五年来,并州的征兵之事,一直都是曹操亲自主持,而曹操在并州也常常收买人心,其声望远比并州刺史高干要高出许多。此次主公任命高干为西路军统帅,率军十万先行南下,但曹操不知道用了什么主意,竟然让高干自己带着三万大军去进攻河东了,以至于酿成了后来的悲剧。高干一死,大战在即,主公又无法安排合适人选成为西路军统帅,那么曹操正好捡了这一个便宜,名正言顺的成为了统帅。如今,抵达河南后,未曾打过一仗,一直按兵不动,一定心存叵测,还请主公明鉴!”
田丰也在一旁添油加醋的道:“主公,曹操居心叵测,宜早撤换,要是晚了,只怕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袁绍听后,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脸色也愈加难看了。还没有等到他开口说话,一个斥候从外面走了进来,一进入大帐,便跪在地上,捧着一封密信,朗声说道:“启禀主公,邺城急报!”
听到这几个字时,袁绍的心里顿时莫名的紧张了起来,“邺城急报”四个字,虽然简单,但却重要非常。邺城是他的老巢,负责留守邺城的是他的第三个儿子袁尚,袁尚由没有什么重大事情的话,绝对不会发什么急报。而一旦发出了急报,那就说明一件事,邺城出事了。
袁绍迅速的拆开了书信,抽出信来匆匆一看,果然不出他的猜测,邺城果然出事了。
据袁尚报告,前几日一支神秘的军队秘密渡过了黄河,先攻占了东武阳,然后一路向北,阴安、繁阳、内黄等县,而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兵临邺城城下,直到这时,袁尚才知道,率军之人正是昔日公孙瓒的部将赵云。而此时,赵云已经投靠了张彦,成为了虎威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