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页(1 / 2)

就算没有徐晃挡在他的进兵路线上,按照曹操原有的计划,他占据敖仓之后,便会按兵不动了。然后坐山观虎斗,看着袁绍和张彦在兖州血拼。

做为阴谋的缔造者,曹操当然是希望袁绍和张彦两败俱伤的。然后他再趁机出兵,一举消灭张彦。然后,再借助黑山军的势力,消灭掉袁绍,他再消灭掉黑山军,这样一来,他就成为了唯一幸存的一个,河北也好,中原也好,任由他一人驰骋!

这就是曹操想要的结果。当然,事态到底如何发展,还要密切注视,反正从现在起,曹操是按兵不动了。

可是,曹操的计划虽好,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而且他也忽略了一个人的能力,那就是太史慈。

太史慈在东垣县的壶丘亭开凿渡口,打造船只,经过几日的不懈努力,终于造好了一千条大大小小的船只,虽然不能将一万军队全部一次性的输送到下游,但是却可以分兵而进。

太史慈带走五千兵马,乘坐船只顺流而下,却让副将戴雄率领另外五千兵马,再次前往箕关,并让其在关前挑衅,吸引守将曹休的注意力。

太史慈乘坐船只沿河而下,很快便抵达了河内郡的水域,选择一个最近的地方靠岸,神不知,鬼不觉的带着五千兵马再次登上了河内的土地,然后悄悄的带着这支队伍,再次前往萁关。

太史慈在河内郡五年,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的了解,在他的带领下,五千兵马,很快便来到了箕关外面。

但是,太史慈没有立刻行动,而是让大军隐藏起来,他自己带着几个身手敏捷的人去攀登山崖,想要登上箕关的南侧的山峰,借机窥探箕关内的情况。

太史慈等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攀登上了箕关南侧的主峰,站在山峰上居高临下的俯瞰,箕关城内的情况尽收眼底。不仅如此,就连箕关两侧的情况也看得一清二楚。

此时虽然已经是二月初了,但天气依旧严寒,山峰上还是白茫茫的一面,而且寒风怒号,吹的人刺骨的冷。

但太史慈早已经习惯了严寒,仔细的看着箕关城内的情况,一一记在心里,然后嘿嘿一笑,便招呼属下下山,他有了一个智取箕关的主意。

第280章 守将曹休

太史慈与属下从山峰下走了下来,回到隐藏的地点,将手下的部将全部聚集起来,说出了自己想出的一个计策,然后吩咐沈豹带着一个营的兵力,去箕关城下叫阵。

刚才太史慈登上山峰时,将箕关城内看的一清二楚,他的副将戴雄还没有抵达箕关,毕竟那段山路较为难走,而他也等不了那么久了,这才决定自己先采取行动。

沈豹得了命令,带着五百人,便朝箕关城下赶去。

曹休占据箕关已经有段时间了,关城依山而建,刚好挡在从河东到河内的必经之路上,两边是高耸的悬崖峭壁,关城外面是崎岖不平的山路,关内虽然有偌大的地方,但却是经过历代人开凿而成的。

整个箕关,若从高处俯瞰,就像是两个巨大的葫芦对接在一起一样,口小,腹大,只有一条主干道贯穿箕关内外。箕关因为地势原因,所以是西北、东南走向,相较来说,西北方的关门易守难攻,因为那里是一条山道,根本容不下太多人,就算遇到敌袭,再多的人也无法一拥而上。而东南方向的关门,外面是一大片平地,关墙虽短,但受到攻击的面积却非常大,若从这里进攻,远比西北方向的关门要容易的多。

前几天,太史慈妄图从箕关通过,曹休虽有与之相等的兵力,却坚守不战,让太史慈知难而退。这之后,太史慈就再也没有来过。

这几天的时间里,曹休一直把重心都放在了西北方向。因为他知道。太史慈一定不会善罢甘休的。

可是一连几天过去了。太史慈竟然没有一点动向,这让曹休感到有些奇怪,难道,太史慈真的不打算来河内了?

不过,曹休倒是没有杞人忧天的心情,他随后便将这个问题抛在了脑后,太史慈来了,他就坚守。太史慈不来,他也懒得去管那么多,反正奉命驻防箕关,不让太史慈从河东进入河内就是他最大的任务。

此时此刻,箕关城里寂静非常,外面天寒地冻的,除了负责巡逻的队伍和执勤的士兵外,其余的人都躲在军营里休息。

所谓的军营,是一些被人工开凿而成的山洞,箕关地处要冲。也是风口,天气本来就冷。呼啸的寒风刚好又从箕关内刮过,让人冷上加冷。所以,一般没事,将士们都不怎么出去,反而躲在所谓的军营里取暖。

曹休也不例外,他一边喝着酒,一边烤着火,过的十分惬意。